第一百四十八章 集齐江湖卡(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09 字数:6122
门派,估计到时候一人一个主意,关键时候,你还得给我们提建议,免得把事情搞偏。”
“鲍兄抬举我,我师父虽然是德高望重,但我学艺不精,谈不上把关。但基本原则我还是懂的,看来的几个人,他们走偏的可能性不大,都算是正派人士。”
听蔡老师这样说,我稍微放心一点。估计是略感放心的缘故,或者是班长在的缘故,或者是太疲倦的缘故,反正,这一晚,终于睡着了。
天明醒来,洗漱完毕,下楼吃早餐,发现人多了起来。服务员上下忙碌,采购车来了,许多人出去搬东西,看样子,聚会就快开始了。
早餐吃完后,服务员们开始搬桌子,布置大厅,我问了一下,说是为下午准备的,下午这里要开会,吃饭在另一个厅去。
看着这么多人,为了我的事忙碌,内心对鲍老板的为人崇敬起来。这本不关他的事,他揽下来,纯粹是为了友谊,为了正气。他安排这一切,得费多大精力。
上午,几个师傅一齐到山上,看所谓的风水气势,我没跟上去,因为他们总说专业术语,我听不太懂。
专业术语,本来产生于某专业的专有名词,目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对某一事物的重新定义,有利于精确和联系,有利于运用和简化。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专业术语又像是一种符号,用以区别本专业与外专业的界限,抬高本专业的自我认同度。这就形成了这种术语的共同特点:本专业的人听起来越是简单的常识,外专业的人越是听不懂。有时,我觉得,这是他们为垄断本专业知道,自我抬高的手段。比如我们常听过的相声,把铺垫叫做垫包袱,把最终答案,叫做解包袱;把快速长串的台词,叫贯口;把主讲和副讲分为捧逗。等等,如果你不了解,还真闹不明白,以为是好高深的东西,其实,这就是他们行业的常识。
迎接了好几拨人来,大约总计有二十来个,加上鲍老板及我和班长,我们中午的宴会分为三桌。一桌由鲍老板陪同,大多是来自蔡老师那样的,所谓有专门修道经历的人,属于名门正派。中间一桌由倪老师陪同,主要是各地术士,说得好听是方术民间人士,说得不好听,就是端公、阴阳和巫师。最后一桌由莫老师陪,专门吃素的。这三桌分在三个包厢,互不干扰。
酒过三巡,鲍老板给我使个眼色,我明白,他带着我出去,到那两个包厢敬酒。他是地主,我是出资金人,都算是主人。
客套话当然由鲍老板讲,他懂规矩,声望也高,大家对他的尊重,看得出来:他一进门,所有人都站起来了。
吃过饭,安排休息两个小时,有几个刚到的,班长亲自把房卡送到他们手中,每个房间内的烟、茶、水果、洗漱用品,都已经配齐,整个上午,班长还亲自检查了一遍。按分工,会场上的事,由倪老师负责,后勤的事,由班长负责,鲍老板是总策划。按原先讲好预算,班长给每个人的房间内放了一个红包,表示作为差旅补助,感谢他们远道而来,红包的规格都是一样的:每人五千元。
鲍老板说到:办会,是一个学问,班长没在大机关工作过,但操作起来,属于无私自通,是个顶聪明的人。
下午开会,就在那个大厅,二十几个太师椅围成一圈,两椅子间有一个茶几,茶水是刚泡好的,下面还有一个保温壶,喝完了可以自己加水,另有两碟子水果和瓜子花生之类,估计是个摆设,没人动它。
鲍老板起头:“各位老师,这么远把大家请来,山果居条件不好,还请大家原谅。”在大家纷纷表示感谢的时候,鲍老板迅速点出了主题:“现在,我这个小兄弟小庄,遇上了难题,相信,也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