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 十章 因果有何凭(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2 字数:6161
准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人认为暴力是不可饶恕的不道德,但有人却认为以暴制暴是侠客的风范,值得歌颂。
我们分析曹操的行动及语言,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英雄,他的道德成分是复杂的,不可能单纯用好与不好来定义。比如,他所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这仿佛是不道德的。但是,在那个全国混战、人人自危、互为敌人的年代,这个心理状态也许是他用来自我保护的机制,也许是他生存的习惯。他喜欢打败对手后,玩弄对手的女人,这也许是不道德,但这是他的爱好,或许还有打击对手气势的目的呢,也没见到他受到过什么报应啊。他没有同情心吗?他哀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状,不正是同情百姓苦难的大道德吗?他自我称王,挟天子以令不臣,仿佛违背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作臣子的道德,但他在自述中却有合理化解释:孤若不称王,不知有多少人要称王,多少百姓要遭秧。这是不道德吗?
说了他的道德,再说他的才干,确实是比较厉害了,这是大家公认的。无论伟大的文学修养还是伟大的军事修养,独步天下,更莫说他的思维能力与政治才干,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史上的精英了。
但他的命运呢?是好还是坏?这也不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他应该算是命运比较好的人,称霸天下,但统一中国,并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他的寿命也不算长寿。即使他为子女后代打下了好的基础,让后代统一了中国,但后代也不争气,帝位被司马氏夺人,后代也被杀了许多。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但他不算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比如,一个人,自己的亲身子女互相残杀,就算不上命好。
七步诗,是如何产生的?他当时刚死不久,你想想?
如果要说结论,如果要说一定有因果,那么只能说,因果的依据,与我们平时所谓的道德,有关,但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