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断手人迷踪(2)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2      字数:6122
��培养其纯洁德性,可期此处子,今后修行无阻碍,得道成仙。孩子养到十几岁,从未见生人,不知世间事物,道德可算洁白无暇,戒律可算丝毫不犯。老和尚视为圣种,百般教育呵护。

  一天,老和尚下山化缘。有一施主上山来访,小孩接待。施主见此孩子礼节不通,人情不懂,事故不晓,但教其如何应答,如何施礼,如何客气,如何坐立。客人走后,和尚回山,见小子对他施礼,大吃一惊,一问之下,才叹到:污我圣种,不堪再教!

  没有在人世滚过的人,戒律只是习惯。只有在人世混浊之地行过,然后严守戒律,才是真正的约束身心,才是圣人种子啊。

  返璞方能归真,一个返字,道尽了人心曲折,道路艰险。

  转过身来,二仙殿就在身边。门上大字“宗风丕振”,廊柱上联是:“此地非洞庭湖畔,异蓝关马前,百花静吐空明水”;下联是:“二仙携天上琼浆,醉桥头秋月,一笛横吹澹荡风”。按对联内容来看,是不是吕洞宾与韩湘子呢?

  韩湘子,这个道家人物,在他的叔祖,儒家大师韩愈落难时,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时,来到韩愈身边,是不是要表明,儒家在关键时刻,需要道家的帮助呢?

  但是,上联中的“空明”两字,却很让人怀疑。我知道,道家与佛家,既有斗争又有渗透,道家讲无讲气,佛家讲空讲明,此处仿佛有点混淆概念。

  按我的理解,“空”并不是“无”,“明”也并不是“有”,两者概念不同,为什么这幅对联如此不讲究呢?

  我走到后面,看到这里是四川省道教协会办公室所在地,这应当是一个法源严谨的地方,怎么可以任由文人犯如此错误,还烫金高悬了?

  当我向左边的竹林高台望去时,还没看清楚那红色的殿是什么模样,就被眼前的情况惊住了。

  身边是一个茶座,大约有百把个位置,竹椅木桌,生意兴隆,原来,到青羊宫的人,都是到这里来聚会的啊。其中有人在算命有人在吹牛,还有些人,就是单纯来嗑瓜子打发时间的。

  我也要了壶茶,静坐下来,专听一个貌似道士的人打卦算命,看他是哪个套路。

  “你这是金命,一生多有仇人克,诸事总有不顺利。要不是自己过得硬,怕是病死埋土里。”假道士捻着胡须,对方仿佛信了。

  这里是道教协会所在地,就没人管管么?这明显是个假道士,算命也是乱说的。这话要对任何一个垂头丧气的中年男人说,都有几分相似。

  一般落魄人士,喜欢把失败归结于别人的阻力,也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是个勇士,很硬气。所以,上面那段话,用跑江湖的套路来说,明显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再说,哪个人不经受过几难呢?中年男人,没经历过三灾八难,在这个时代,从概率上讲,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我该怎么办呢?”中年男子问到,这种询问几乎是寻找答案,走出困境的希望了。

  假道士当然得拿出灯塔般的敞亮,斩钉截铁地回答:“注意两件事。第一,不要发火,生气时要提醒自己。火克金,你是金命,所以要控制怒气。”

  这又是套路,任何人不控制怒火,都会引来大小不同的坏结果,还需要问金木水火土?

  看这男子频频点头,觉得大师说到他心坎上了,遇到了指路明灯。

  “但是,土能生金,这就是你要利用的优势了。你是不是脾胃不好呢?”假道士言语试探,这是江湖算命的法则,向对方想要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