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只是近黄昏(3)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4 字数:6149
emsp;“庄娃子,你读的书比我多,但看事情不如我透。你是被书上的东西束缚住了。你不要嫌我什么都用商品来打比方,因为这就是一个商品社会,只要你对一件东西付钱,就可以把它看作商品。当然,对这件东西的估值,是靠各人的需要而定。适合需要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东西,你就值得花大价钱。”
按她的说法,我在这会所付了钱,我得到了订单,这是一种交易。另一方面,我在方姐身上花了钱,我得到了什么?
“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她能够提供的又是什么?这种计较,就是估值的过程。你要做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就必须建立这种为付钱购买的对象,随时估值的习惯。”
为任何购买对象估值,这是正确的啊。
我们反对把任何事情商品化,比如感情比如家庭比如生命等,不是因为它们本身高尚得不能估值。它们不能估值的根本原因是,它们不是购买对象。真正的心灵层面的东西,是不好购买的,所以不能商品化。
但是,我与方姐之间,构成了事实上的购买关系,当然是可以估值的。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金姨真是透脱。
“你需要快乐,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这个人让你舒服甚至激动,你获得了心理和身体上的良好体验,并愿意为此付出金钱。但是,我怀疑,她既然不能给你身体上的快乐。按我对你的理解,她也不能带给你心理上的极大安慰,你在对她的估值中,就会有价值偏差。”
我点点头,金姨的怀疑是有根据的。我最需要的东西,方姐并不能提供,估值当然会打折扣。
“但是,我尊重你的选择,为什么?因为凡事有个过程。你暂时在这个地方能够混下去,除了无奈,肯定有你的原因。我不评价你,只是点醒你。在这方面,你要向我学习。”
“我跟小林,其实就是最简单最单纯的购买关系。他原来是一个运动员,后来退役后没出路,在这里当一个教练,也是没有办法的生路。他离了婚,因为老婆嫌没钱,跟一个有钱人跑了,这就是现实。”
我明白了,这个男人,等于是金姨包养的。这没什么,一个需要男人,一个需要钱,这种交易很容易达到双赢的结果。
“庄娃子,你是不是认为,像金姨这五十多岁的人,就不配有个男人?”金姨问我的时候,这话充满的挑战的意味。
“不,金姨,你有寻找快乐的权利,况且,你也没有伤害别人。任何你情我愿的事,都不值得指责。况且,你如果开心起来,我们这些关心你的人,看着也开心。”
“你这样想,我好受多了。庄娃子,我们在会所的事,是我们俩的秘密,你给我透了底,你心里倒是舒服了。我把这秘密告诉你,也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减轻压力。”
我笑着鼓励到:“金姨,你说吧,我愿意听。”
“他为了讨好我,做任何事情,我想,主要是因为钱。但是,这点钱对于我来说,算不得什么。况且,我单身一人,他也伤害不了我。他比我年轻,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青春的岁月,即使我知道这只是个假象。但你想想,这世间的一切,不都是假象吗?”
这种生活哲学结论,让我很吃惊。有时候,我在农村老太太那里听到某句总结,在市场卖菜大妈那里听到的某句言语,简直如智者般通透,哲学得不得了。
我又想起了那首诗:“贫寒书生到公侯,纵使做梦也风流;如今我打黄梁过,要向先生借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