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江湖概论(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5 字数:6054
��吗?为什么还那么穷?
那是因为这个时代,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人们只要主动适应这个需求爆发的走向,就可以发家致富了。
“需求的暴长,也会泥沙俱下。我幸亏是进入得早,在十堰大规模开采的前期,我就托人帮我找宝贝了。这东西,就是十几年前,一个湖北的朋友帮我收的,当时的价格低得出奇。你猜是多少?”
我摇摇头,因为没有参照物,我猜不出来。莫说是上品,就是劣等品,我都没买过。
“十几年前,这东西我只花了八万块。而今天要买到这种东西,至少得一百万。”
我听了,心里暗暗赞叹,这真是一笔好的投资啊,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进入市场的人,都发了。
“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如此炒作它吗?”
“我不知道。”
“从价值层面来说,宝石与金银玉器一样,都是给人两种功能。一是保值增值的投资价值,二是个人喜好的观赏价值。具备这两种价值的东西,我们熟悉的,有金银器、玉器,各种宝石,当然还有文物工艺品。一切具备一定稀缺性的东西,只要挖掘出这两种价值来,立马会有人炒它。”
“但近年来炒作绿松石几乎成了宝石界的一景,为什么不炒其它宝石呢?其它宝石变化太小,不具备暴利特点。比如玉石,国内开采量越来越少,和田玉的资源也日渐枯竭,怎么炒?只有炒存量了。炒存量那点东西,根本在市场上属于小众的了。现在大家炒缅玉,以翡翠为例,高品相的也不多了。”
“但绿松石不一样,产出在继续,高品相的东西还偶有现世,这就给炒作都留下了活动的空间。只有价格有起伏的东西,才存在套利的空间。只有规模足够大,才引起社会集体的追捧,所以,绿松石就成了最佳的炒作材料了。”
我一想,是这个道理,没一定数量的东西,在全国形成不了风气。没有品相的区别,就没人价格模糊的空间。信息不对称,在绿松石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产量信息不对称,二是品相信息不对称。内行可以很容易地欺骗外行。比如我现在听爸讲这么多,我只能相信他讲的是真的。因为,我是个外行。
外行人进入水很深的领域,除非有师父带,进入行当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内情,才能保证不被骗。
“凡是巨大的市场中,如果有暴利的存在,就一定会有欺诈的影子,这是避免不了的。即使是真的绿松石,因品种不同,价格差异极大,当然,也不算纯粹骗你,只是利用了你对绿松石知识的信息不对称,赚你的钱,这叫交学费,或者按你们最近流行的说法,叫做收智商税。”
“绿松石的品种,前面我说了,按产地分就那么多,按颜色分也有很多种。按结构分,有块壮的、结核状的、蓝缟的、铁线的、瓷松石、脉状的、面松、泡松等,甚至还有透明状的,这很稀少,我在美国看到过,但由于产量小,东西个头也小,在中国不具备炒作条件。”
“在中国炒作最多的,是铁线绿松石和瓷松石,因为产量大,貌似明显的特征,容易做假。这些品种的绿松石,价格完全不同,如果别人拿低品相的作高品相卖,你还不能说它是在做假。因为,这些都是真的绿松石。”
我想了想,这大概属于以次充好的范畴吧。但是,好与不好,这其实主要是指的观赏价值,这是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的,所以,你就是价出高了,只有后悔,很少能够有依据,供你打官司的。
“这是一方面,混淆不同品种达到混淆价格的目的,这是最轻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