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与自己战斗(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6      字数:6119
��了好久,得出一个大致的答案:对于物质世界,这不行。但对于精神世界,你不去关注它,它就会从你的思维中渐次消失。

  但这又违背了佛经上的另一个说法:“心物一元”,心和物是一体的,产生于同一个本源。而我的结论,明显与这个原则不符。

  那就还有一种可能,我这个精神世界或者心理活动,只是一个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与世界同体,而妄心,却与世界的性质不同。

  我用虚妄的心会修来虚妄的道吗?这不跟瞎子牵瞎子一样?这是不是太危险了?

  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生的危险是注定的。不用说我们无法知道明天是否平安生存,就是我算是预测大师,穿透一切障碍洞时一切世事,也只不过可以得出一个不变的结论:人总是要死的。

  死亡的危险,谁都不能逃避,如果要想求得永生,即使这是毒药,也得试试。况且,古往今来,不是有好多高手,宣称自己得道了?试验成功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得到这种结果呢?

  呼吸越来越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首先消失的,是呼吸的节奏,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有点莫名的小激动呢。要知道,呼吸的节奏感,是与生俱来的习惯。当出生后,那第一声啼哭,就已经产生了这个节奏。

  如果没有这个节奏感,我意识中,鼻窦处的那个亮点,再也不一明一暗了,它几乎始终以不变的光亮存在,一点微弱的光亮,我注视着它。

  最开始的注视,我还有用眼睛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说注意到某个事,总是习惯性地把目光投身到那个事情上。眼珠盯住那个方向。

  最开始我注视眉心跳动时,也有下意识的交眼珠转移到眉心方向的动手,但事后一想,我双目是闭着的,眼珠转动有作用吗?而且眉心在正中,我当时的眼珠,是不是挤成了一个对眼?

  注意是用思维注意,而不是用眼睛看。这种方法,我也是用了好久,才熟练起来。

  注意那个个光点,安住于那个光点,几乎外界的扰动,干扰不了我的思维了。

  外面的扰动,如同模糊的电影,画面虽然在流动,但我如同有锚固定似的,并不随它转动。

  《追忆似水年华》中的那个场景,再次浮现在我面前。我如躲在水底的人,世间的事物如同水外的世界,而我的思维如同流水,我只是看着它反映出变幻的色彩,而我本人的身体,在水底一动不动,只是静静地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人,他没有学佛或者静坐的经历,但他的意识却与我达到一个相同的境界,这是不是也证明了,我们走在同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总结一下,至今,我用水来比喻思维,大概产生了三种意象:瀑布、流水和池塘。池塘最为安静,这大概是我目前近似达到的境界。

  这种状态,不知道要持续好久。反正,近段时间以来,我上坐后进入这种状态的时间越来越短。但它会导致什么样的新的境界,我却不知道。妍子也避免回答我这样的问题,按她的话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就是,她是她,我是我的意思。

  在一次次试探,企图看到更深的更新的现象时,你会越来越散乱,这是我的经验。我就保持着这个现象,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另一方面,却产生许多身体的现象,虽然我不注意它,但它变着花样来干扰我的定力。

  比如平常的肌肉跳动,后来到特定穴位的跳动,有时如针扎,有时很酥麻,有时就是机械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