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茅的父亲(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6      字数:6017
��的,赚钱应该是比较容易吧?”

  “大公司赚钱容易,小公司难。想点子赚钱容易,正规难。嫌过路钱容易,赚工作钱难。有门槛的钱容易赚,没门槛的钱赚起来难。国外的钱容易,国内的钱难。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可能用一句话说得清楚。”

  这各是一个行当,当然自有窍门。但小苏这个家伙,是个爱打听,非要刨根问底。

  “苏总既然想听,我也不妨慢慢说,都不是外人,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小苟解释到:“所谓大公司赚钱容易,小公司难。这里面是指,像我们路桥集团,基本具备了各种工程的最高档次资质,具备几乎主要行当建设的投标资格。要知道,大工程的钱好赚,但小企业根本没有投标资质,没竞争资格。工程大,甲方的层级也高,按正规路线操作,有预期,赚钱稳当。还有一个,大工程的甲方,进度款是按正规进度拨的,所以不存在资金链的问题。就是因为临时问题,资金来慢了。我们公司自有资金也可以垫付。更何况,我们是大型国企,银行也愿意给我们贷款,小问题,我们都挣得过。”

  “所谓想点子赚钱容易,正规难。基本上,一个工程,在设计时,就把施工方的施工费,算出正规的比例了,总包方的管理利润也算了。暴利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想点子啊?从总包方来说,你可以在设计时,就让设计师多加些工程量或者处置费,或者按国标的最高档次来设计,增加预算。这种在设计中硬加出来的费用,就是你利润的大头。甲方一般不会察觉的,即使有怀疑,因为事先勾兑,也不会说。从施工方来说,不要偷工减料,就是在设计余量中减省,也可以赚下钱来。一般工程设计,设计师为了规避今后的事故责任,会故意提高一些技术指标。比如一要钢索,本来按测算拉力有5t就够了,但他为了保险,设计为6t,这1t的余量,就是你赚钱的地方。最后竣工检验,这东西还是合格的。”

  “所谓赚过路钱容易,赚工作钱难。比如我们公司总包一个项目后,会把这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以标段为单位,分包给各个项目组。这些项目组赚的是工作钱,既要施工又要管理,钱是从一点点的算计抠出来的。但我们作为总包单位,把最赚钱的标段,自己做了。其他标段,我们还预先把材料费等包了,材料款中的差价,我们自己已经预先赚了,我们吃的肉,都是过路钱。还有另一种情况,有的人有关系,能够拿到工程,但他没资质啊?没投标资格,就得借用我公司资质,那么,他只要借我们的资质,以我们名义投标,中标后,按标的额的百分比,我们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收这个管理费,也是很赚钱的,这也叫过路钱。”

  “所谓有门槛的钱容易,没门槛的难。比如对资质有高要求的,对施工技术有特殊要求的,这叫有门槛。既然有门槛,就排除了大量低端的、打价格战的竞争者,这利润率就高。在我们工程行当,有一个说法:金桥银路草房子。什么意思?修房子,门槛最低,乡镇包工头都敢接,打价格战,众狼抢肉吃,低水平恶劣竞争,能有多少利润?修路就有一些门槛了,比如隧道,比如地质情况,这需要一些技术能力和业绩支撑,竞争者就少些,赚钱就容易些。桥的技术含量就更高了,叫一个乡镇企业来修一个桥,能不能保证它不垮呢?这就是个问题,竞争越少的原因是技术门槛越高,利润就越高了。”

  “当然,这个门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资金。现在有一种企业垫资的ppp工程,这需要施工或者总包企业先期垫资,你想想,小公司哪有这个能力?我们拿贷款,找金融机构融资,国企嘛,几乎是零障碍,这个门槛,会拦住大多数人。”

  “最后说,国外的容易,国内的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国内的建筑企业太多了,互相的残酷竞争下,利润率是不可能高得起来的。而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