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童男火眼高(3)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6 字数:6141
�第一天到溶洞捞阳鱼,在大山深处一户人家歇一晚,第二天到两山之间的一个鸟道,专打野鸡和野鸟。”
我知道鸟道,那是候鸟迁徙的通道,每年寒暑交替前,大批候鸟迁徙,必须经过的地方。有的人要捕捉,用枪打算是文明的,最野蛮的是在鸟道中间半空中,架设网线,让鸟儿自投罗网,可以收获一大批猎物。当然,这个武装部长和小苟,上山打鸟是追求乐趣,倒不追求捕获的数量。
“到溶洞边上时,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虽然路上吃了点干粮,但一直在密林中穿梭,人还是挺疲劳的。我们休息了一下,就准备进溶洞捕鱼了。本来,这个带路的村民是来过的,但我们以防万一,还是很小心。因为那溶洞虽然里面很大,但进口很窄很滑,我们三人是用绳子牵在一起进去的,就是怕一人滑倒,其余两人还可以拉起他。进去后,就是一遍漆黑,一记得一股腥风刮来,一阵叽喳乱叫,把我吓个半死,我真跟走进了地狱一般。”
我大概能够猜到他遇到什么了,我问到:“是蝙蝠吧?”
他点点头:“庄哥毕竟是山区出来的,有经验。我当时哪里见过这种情况,吓得不敢动。还是部长解释,我才放下心来。实话说,蝙蝠这东西,味道真大,腥臭腥臭的,不好闻。这洞口距离有阳鱼的水潭还有一段距离,为防止迷路,那绳子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在洞口处将绳子的一头拴在一个大石头上,我们拉着绳子信里走,过一会出来也收着绳子出来,就不会迷失在这情况复杂的洞里了。”
我问到:“那得多长的绳子?”
“大概三四百米吧,化学绳,不重的,也不粗,但结实,虽然只有八号铁丝那么粗,但能够吊起一个人。只是怕火,当然,在这深山老林,我们自己不生火,哪里来的火呢?那个洞真的是复杂,岔七岔八的,岔洞多得很。当然,顺着最大的水流边进去,就找得到深潭,我们倒也不费事,很快来到那个水潭,绳子还有百来米的余量。我们在手电筒的照耀下,开始下网捕鱼。”
“当时下网是部长下的,怕他落水,他腰上绑着绳子,我和那个农民,一边帮忙,一边牵着绳子。果然,小心驶得万年船,部长站的水边,泥巴太滑,他滑进了水潭,我们赶快一拉,又把他拉上来了。就当是一个小插曲,我们继续捕鱼,收网后,大概上来了五六斤阳鱼,收获不小。部长衣服湿透了,洞里又冷,我们就准备收工返回,这时,发现出问题了。”
这有什么问题呢?我当时在想,他们只需要顺着绳子返回就够了,毕竟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应该很快的。
“捕鱼的全过程大概只有半个小时,当我们结束准备返回时,就听见声音不对,很大的水的声音,仿佛从洞里的深处传来,眼前水潭的水流也变得急促起来。那个农民大喊:不好,要涨水,快跑。我们意识到,这溶洞遇到突然的水流进来,不赶快跑,我们被封死在这里面,就危险了。我们连滚带爬地向外冲,不知不觉,手上的绳子,不知道怎么丢了,三个人,一个也没抓住,更危险的是,当我们接近一个低矮的岔口时,发现,出路已经被迅速上涨的水流接近封死,我们出不去了。”
我不太明白,哪里还有这种涨水的速度。两三百米的路,几分钟就可以跑出去,怎么可能水来得这么快。
小苟专门给我打了个比喻,他是拿马桶来比喻的。就像马桶冲水的原理,这是一种虹吸原理。当洞内外水位平衡进,水流是缓和的。当外界水位达到一定高差,超过某个临界高度,水就会猛烈灌入,如同冲马桶时水的冲力,那得有多迅速!
“怎么办?我们只得就近找高处避水。原路出不去了,关键是绳子也被冲走了,就是潜水出去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