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远古的声音(5)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6      字数:6276
��大的丰富了美感的层次,如同一桌宴席,每一道风格不同的味觉,递次冲击你的感观,那就是音乐的盛宴了。

  当然还有一种音乐形式,就是西方的交响乐,当然还包括中国的复调音乐。这种音乐中,同时出现不同音色、不同旋律和不同节奏,总有一款适合你,并协调性地出现。如果你不会听,你会觉得吵。如果你会欣赏,你会觉得丰富无比。

  这就像在人群中听众人说话,你能够听出主题,听出大量语言中的共同意思,你就是最好的听众了。但如果不会分出轻重,理出头绪,你会觉得太杂乱,心情会变得烦。或者在这复杂的声音面前,你完全保守地心理抵抗,会迅速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

  为什么有的人在听交响乐时,会迅速睡眠呢?因为听不懂,就丧失兴趣。但这种声音总体上又是和谐的,它不打扰你的睡眠,还给人某种安全感。如同听着电视的声音入眠。

  用食物来形容,交响乐如同重庆火锅,将所有味道,同时递给你,关键看你接不接得住。

  节奏是先于音调的,从重要性来说。第二个线索,是在动物的发声规律上找。人类也算是一种哺乳动物,在离我们最近的灵长类动物中,我们发现,它们互通信息的发音,节奏长短变换的丰富性,远远比声调高低丰富得多。

  越是变化复杂的声音信号,就包含着越多的内容。而我们的近亲与我们一样,最擅长掌握的,是声音的长短,高低倒在其次。

  第三个线索,当然要从原始部落中找。我们在非洲,在南美,近乎原始的部落中,他们的音乐形式中,表现得最为复杂的,还是节奏。我听过一些音像资料,他们可以完全依靠一个某定的旋律,在节奏的变化中,欢乐一个整夜,这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文明越接近古代状态,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就越大。而旋律的发达,即使在欧洲,也是近几百年的事情。

  当然,语言进入歌曲中,最普遍的规律,还有一个,就的押韵。在非洲与南美的部落里,他们的歌曲都有押韵的特点,这与我们相同。可见,这是人类普遍的规律。

  节奏的快慢与强弱,与调动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有关,那么,押韵与单调的整齐程度有关。

  人们在歌词的编写中,通过押韵的方式,不仅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在合唱中,可以将某个节拍段的音收在一个稳定一致的韵母里,这是原始人类群居生活的体现。

  人类在早期,最大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也就群体和谐组合的力量。因为从个体上来说,人类根本无法与猛兽抗衡,但集体协调配合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非洲猎狗,它们集体的组合,可以抗衡狮子。

  凡是需要群体协调的东西,就必须有大家认可的共同规律,要不然,就没有力量。歌曲是传递感情的东西,这种创造更需要尊崇这个普遍的规律。

  想到这里时,我觉得睡意开始了,毕竟非常晚了,我看了看手机,大约凌晨两点多了。小苟没有回他的房间,在我的房间内已经睡着了。好在,我们都是住的标准间。

  但是,躺下过后,脑袋里总是浮现出一些画面。火、音乐、舞蹈,最后是月光。

  月光下面,有灰白色的人影,飘动着表演,仿佛没有看见我这个观众。我当时并没有感受到恐惧,但感受到疑惑。

  是小苟的描述让我印象太深?还是那些鬼怪的神力能够传递到任何听说过它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