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赤练蛇跑了(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6      字数:6163
�那里搞。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我问到:“哪里才是重点呢?”

  “就是东厢房。原因嘛,倒很简单。东厢房后面,原来是牲口棚,后来,那家农民买了个拖拉机。这可是农村的宝贝,拖拉机不仅可以拉东西当交通工具,还可以犁地,当重要家具。平时,将前面的柴油机卸下来,连上磨面机,那就磨坊,连上面条机,就是面条坊,作用大了。”

  “那照这样说,那个地方,整个就变成了机房?”我问到。

  “是的,农村人在附近磨面这些,都到那里去,近嘛,收费也不高。在我的印象中,好象那个磨房开了好多年,直到房子转让给汤家。”

  “它所带来的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不仅整个东厢房,所有瓦沟、墙壁、木板、家具和屋顶,全是面粉之类的扬尘,受潮结痂后,根本无法清理。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地面震动,已经让原来的结构,变得不太牢靠,房子也不太安全了。怎么办?汤家人买回来后,就商议重修。”

  重修,从实用功能来说,并无必要。因为汤家估计也没多少人再住在这么大的院子里了。仅剩下的后人,完全住得下,不需要东厢房这点面积。

  但是,对于后代对先人的纪念来说,又显得很有必要。毕竟,通过对先人故居的完全修复,能够给自己一个重兴家业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体现家族的发达和传承。当然,汤家已经有钱了,修一个偏厢,完全不存在压力。

  “重修东厢房,就得重新从地基开始。当然重修的时候,我并不在场,这也是听我舅舅说的,他们是一个村,当时我舅舅也在那里当工人帮忙。”

  “挖地基时,刚开始一切正常,但挖下去只有一米深的时候,就挖不太动了,因为全是粘土,镐头下去,就被陷在里面,拨都很难拨出来。当时的人觉得很奇怪,这是个老地基,老房子当年,怎么可能建在粘土上呢?”

  是的,极不稳定的粘土层,根本不适合当地基,必须全部清除。当年修房子时,肯定没有这些粘土层,即使有,也肯定被清除干净了。这么多年,在这密实的地基下,这些粘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小苟接着讲到:“挖老基,必须见到当年的老基石,这是常识。怎么办,当时汤家后人只好到城里找来一台挖掘机,用它来挖,就没问题了。”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劳动经验,凡是碰到粘土、塘泥的劳动,是最累人的,还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很多情况,是人力无法解决的,只有运用机械。

  “挖掘机只挖了半个小时,粘土层就被清理完毕了,已经看得见老基础那巨大的青石了。估计当时操作人员的兴奋还是失误,挖掘机在刮老石基表面最后一层粘土时,绊动了老石基,老石基一动,有眼尖的人,马上叫了起来。”

  “他看见石基与黄土的缝隙之间,有火红色的东西在动,这一说,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汤家的人,为了把稳起见,决定把老石基挖起来,万一下面有洞或者东西,填平了后,再把石基打下去,反正,这操作有机器在,不难。”

  如果怀疑石基下有洞或者东西,不把它搞扎实,就意味着基础不牢,那就是建筑的大厦忌了。

  “当挖机刨开石基周边的老黄土,再把石基拖出来时,人们都惊呆了。石基下面有一个大洞,里面有一窝红色的蛇,有见识的人认识,那叫赤练蛇,这在北方,是很少见的。在我们县里面,还从没见过。这蛇的颜色和出现的地方,让大家不寒而栗。没有敢说话,也没人敢作出处置决定。大家看着它们爬出来,在一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