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转战祁连山(3)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6 字数:6124
; 我问到:“部长帮忙找的什么工作?”
“很简单,他们这里有一个县武装部的训练基地,平时也就三四个人,但每年农闲有两次基干民兵训练,一次有一个多月,加起来就有三个时间,让她去做饭,给工资。还有就是每年冬天有接兵干部来,乡上没正规招待所,就安排在基地住,那里房间好,有空调。到时候,她就给这些接兵干部做饭,工资也由乡里开。这样,一年下来,五个月的农闲时间,也可以纯挣一两万块钱,农忙时,还不耽误农活,这在贵州,也算是可以的了。”
从小苟的叙述中,我知道部长跟他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这种共同经历过生死的人,还是一个大秘密,这种关系是非常贴近的。
“庄哥,那基地我去过,真的修得很好。贵州这地方,没什么大企业,最好的房子,都是政府修的。这个基地归属县武装部,当然修得比乡里面档次高,平时管理就是乡武装部代管,部长是基地副主任,主任,只不过是县武装部一个领导挂名。贵州这里,表现上是南方,但在山区,冬天特别的冷,基地的房间都装了空调,设施还是蛮不错的。”
贵州虽然我没直接体会,但山区冬天温度低,我是知道的。最近也看过一些新闻,了解贵州的冻雨灾害,才晓得,那地方冬天居然这么冷。
北方虽然冬天是真冷,但屋里有暖气或者烧炕,家里还是很温暖的。南方的屋内和屋外温度一样,又没暖气,况且,这种温度很大的冷,真的是有一种浸入骨髓的感觉。
在我老家,冬天,老人们都围在火塘边上,通过烤火取暖。但这就需要很多柴火,冬天打柴火,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了。在四川山区,适宜耕种的土地都开辟成田地了,其实森林并不多,柴火也少,有时,我们打柴火,要走十几里路,在比较危险的地方,才捡得到剩柴,是不容易的。
“到了下一个赶集的日子,我到街上老地方,果然又看见她了,看样子,她是真的相信我。她没有卖任何东西,只是站在那里等着我,这让我很感动。我把她带到部长那里去,然后又一起去了基地,交代了工作,部长就先行离开,临走时,对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知道,他可能有些误会了。”
我也笑了:“别说他有误会,我都有了。你凭什么对一个非亲非故的人,这么上心?况且,看到这个女人,长得还有几分模样,莫怪部长多疑,这是人之常情。况且,孤男寡女的,都是年轻人,别人怎么不多想?”
“其实,当时我也不好意思留下,要跟部长一起走。但部长说他马上要下村里,我不好跟。况且,她也要我吃顿饭再走,我没留下了。”
我猜到:“估计,当时,基地没有其他人吧?”
“你猜对了。虽说基地号称有几个工作人员,但平时都不住那里的,都回家干自己的事情。只有等民兵来了,他们才正规上班。当时民兵集训还有几天,这几个人,都还没来呢。”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不怪部长猜测,这事,谁都会这么想。
小苟继续讲到:“晚饭,喝包谷酒,她有一句没一句地感谢,偶尔开玩笑。我也没在意,本来,我们原来就爱开玩笑。说着说着,就扯到看姑娘洗澡的话题上去了,说得了火烧火燎的,当我看见她的脸也红了,虽然她也喝了酒,但我意识到,自己不能久呆了。吃完饭,我就坚决要离开。”
看样子,小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如果是一个老油条,这么好的机会,是不会放过的。
“我离开时,她眼泪花花地送行。当我看到那样一座巨大的房子外面,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向我挥手告别时,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