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道德堕落吗(5)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7      字数:6101
�内心却不愿意放下旧有的喜好呢?”

  小苟的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旧有的喜好,这是多么精准的词,连我都没想到。

  这涉及心理倾向问题,不仅仅用发展的眼光就能够解决。认识到是一回事,喜欢它又是另一回事。

  “旧有的喜好,这个词好。小苟,我们前面提到过,人总是喜欢留恋过去熟悉的东西,包括思维模式。人们总是怀念旧时时光,老人们总是美化过去的岁月。那不是因为过去的世界有多么美好,但有一个美好,却在老身上真实地发生。过去的青春年少,对今天的垂垂老矣相比,的确是美好的。”

  小苟仿佛明白了些,笑到:“确实,年轻人没感觉出年轻的好,年纪大了,当然感触很深。要不然,从情感上讲,老人们总是说:寿则多辱。况且,话语权,经常掌握在老人手中时,他们说的话,流传也广些。”

  “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人们熟悉的东西,或者已经适应过的模式,在心理上会产生安全感。人们熟悉的行为方式,也会让人产生路径依赖症,这是安全感所赐。我们看人类进化的历史就知道,安全感的结果是渐次加强的。但安全感的心理依赖却并不同步。我们知道,今天的人们人生安全比过去好得多,但心理上,在面对新的哪怕是细小的变动时,也造成我们的不安。”

  “是不是人变娇气了呢?”

  “是的,当人的生命安全及生存需求满足后,心理上的需求却变得更明显起来,这也叫娇气。”

  这个话题有失控的危险。当讨论一个问题时,新名词不断出现,新的方向左冲右突时,你就应当警惕,这样的讨论,恐怕得不出结论。

  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讨论问题,是指相同教育背景或思维方式的人之间,可以交流。路遇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同与自己水平低一个档次的人交流,自动拉低了自己的档次。

  胁尊者的教导历历在目:不与傻子辩论。

  但两人水平相当就可以讨论吗?还得有几个条件。任何讨论,必须有一些两人都承认的基本前提,这就好比,数学公式,总得要建立在几个公理之上。还有一个条件,必须以逻辑限制,让某个论证自洽起来。

  我们在讨论可能性时,离开了逻辑的束缚,虽然火花四溅,但流于浅谈。嵇康的教训,清谈而无结论,只有坏处。

  如果对未来抱怨,陶醉于对过去的知识、思维甚至心理模式的想象中,最大的后果,如同那个所所谓的才子贾平某一样,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编筐编篓,难在收口。怕散漫,匆匆收拢话题吧。我赶快拿出结论:“所以,所谓道德堕落,其实是你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只不过你老了,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