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偶遇大学问(2)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9      字数:6093
��贯穿了中国二千年历史,写历史的书生大多是儒生,没有特意点明这一点。但我们看历史的人,不能被他们骗了。

  法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统治,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虽然因为焚书坑儒的行为,让天下的儒生骂了他几千年,但是,他所运用法家思想来统治国家,却被后代一直默默继承了几千年。

  比如郡县制,就打破了周代以来的分封制,中国以宗庙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就此没落了。孔子所提倡的宗庙,在后代,已经无法长久存在了。比如秦法典,从郭店楚简中的文字来看,事无巨细,均有法可依。从墓主人的笔记来看,当时执法,也很严格的。

  其实,纵观几千年历史,从始皇之后,基本没有朝代真正完全实行了孔子提出的治国思路,只不过是个道德宣传而已。如果你真这样做了,要么你是道德高尚,要么,不是假就是傻。

  法,是建立在对付小人的基础上的。而儒是建立在对付君子基础上的。而统治阶级所面对的人,大多是小人。所谓小人,不是指道德,只是指财产和地位以及在社会中的处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没有对利益关系调整的法律,说多少道德,也没多大作用。

  当然,最是小人的手段,莫过于兵家了。除了孙子兵法,有人把它当哲学来读,但其中的阴谋鬼诈,根本没道德可言。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也经常被朝廷使用。

  兔死狗烹,在历代开国王朝里,大杀功臣,都是惯例,也是兵家思想的运用。兵者,诡道也,如果没有阴谋,难道我打仗前,还要先通知你,我下一步该怎么打?

  军事行动是政治局势发展的最终阶段,所以,所有政治,都有兵家的痕迹。谁说只有儒道?

  但墨家却真正在帝王之术中绝迹了,那变成了民间最重要的宗教。小团体,讲义气,为兼爱而非攻,为探索而实验。试想,如果墨家进入政治领域,会产生两种效果。

  一是国家政治治理混乱,因为团体利益的争斗,会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二是科学精神的萌芽,因为朴素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在民间,墨家主要表现为民间团伙。比如哥老会的人,主要讲究的义气,比如梁山水浒的英雄,也是以同甘共苦为号召力的。

  平等与共享,这在等级社会是做不到的。

  但在重庆这个地方,等级制度无法明显固定的位置,却有它独特的墨家思想的遗留。也许棒棒和纤夫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墨家,但终究要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话。

  当人面对巨大的自然困难之时,团结就成为生存的需要,这种团结孕育出的平等思想,自然就体现出墨家所倡导的精神。

  之所以说这么多,原因还是与山区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关,也与这里的草莽特点有关。

  目前,我一个人游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观察社会和行人,总能够走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我决定,继续走走看看,融入某个团体和生活,来体会人世的精神气质,并以此了解人性。

  我在一个小巷的小书店,买到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另一种思想,佛家。这本书其实就是唐代一个高僧写的诗,他的名字叫永嘉玄觉禅师。

  他有一首长诗,最开始我是按艺术作品来读的,后来才发现不简单,这首诗写的是人。更准确点说,写的是心。

  这首伟大的诗歌从体裁来讲,是首古体诗。在唐代,道家还比较兴盛,诗歌也比较兴盛。但我们读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