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认识你自己(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9      字数:6102
�察自己的情感,首先把情感放到不同的极限位置去对比。比如,发现自己最讨厌什么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最享受什么,在对比中,找到自己情感的边界。你会发现,要突破这些边界是很难的。其实,真正要突破边界,是认识到情感的虚幻性,不是要你压抑它,而是要你认识它,它是空的,它是不可靠不恒定的,它不是单独属于你的,你从来没真正拥有过它。你会发现,情感定义不了你时,你会产生茫然的感觉。”

  没有选择,那我该怎么办呢?随风飘摇?

  “此时,你需要善知识的引导,让你认清自己的情感。不管是情感还是本质还是身体还是所见所闻,仅从一点深入,真正认识到任何一个东西的空性,你就得到了所有空性。一门深入的办法,是过来人才会有的。况且,你更适宜于深入哪一门,也得有相适合的师傅引导,就看你有没有缘分了。”

  “先生,假如此生我没有缘分遇到这师傅,该怎么办呢?”

  “不用着急,小伙子,一个真正求法的人,发誓要用无数生死的时间来追求,这辈子没到下辈子嘛。何况,菩萨不放弃任何一个求法的众生,他们发了誓言,他们就做得到。”

  这又比较玄乎了,我有点不太明白。

  既然不明白,那我就问:“我认为,我是下愚之人,并不指望天降神仙来引导我,只是打基础,一点点地前进,该怎么办呢?”

  “从步骤上来讲,总体上有闻思修三个阶段,当然这所谓的三个阶段,有时是混在一起进行的。我们暂且把它当成三个方面的内容。闻,当然是闻正法。但是,你不知道正法在哪里,谁给你的法是正法,怎么办?这一是看缘分,你有向道心,自有引道人。二是看态度,向道为众生,就是菩萨道。三是看戒律,凡是得道者,戒律必森严。向他们请教或学习,其中有可能有你的善知识。”

  “要说思,不是指你习惯的推理逻辑或者类比,也不是数学的计算和哲学的名实。这种思是反闻闻自性的意思,是在禅定中的直觉,是内心光明的自然显现。当然,如果你连定境都没有,大乐都没尝试过,你无法真理解。”

  “要说修,可以暂时分为前行、加行和修行之区别。前行是准备工作,比如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态平和身体安泰精神良好思想端正,这类似的基础。为达此基础,所作的所有努力,都是前行。加行是功德之行,是对修行的加强,是倍增器,是啦啦队,是补给站,是催化剂。当前行加行足够,你就会很快达到真修实练的境地,那就是修行了。修行是用全部身心,进入涅槃智慧海,是进入心一境性,是六度万行。”

  我对其中的专有名词不太理解,他说得多,而我接收得少。我不得不找出我最疑惑的问题,来提问了。

  “先生,你就说,按我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呢?”

  “小伙子,你该怎么做取决于你想怎么做,你想好了,做法也就有了。当然,我没能力传法,因为自己并没得法。但是以一个经历者,我大概可以告诉你一些经验。”

  我正是要他这种经验。

  “对善知识,如果你们真有缘分,你见到他所产生的感情,是不同的。要么敬畏要么喜欢要么崇拜,总是一种正能量,就像磁场的s极、n极”。

  一般我们说磁场,说南北极或者正负极,他说s、n极,估计是与他长期的专业工作有关。

  “找到你的善知识,这是一个线索。判断他,就用我前面所说的三种标准。况且只要你找,很可能找得到,因为菩萨有百千万化身,众生遍满,菩萨也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