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洪水,是唯一的选择。而河堤长期在洪水浸泡之下,会形成许多薄弱之处,堤倒人亡、洪水漫天是巨大的灾难。
这种情况与古代的成都平原有点相似。但都江堰约束住了洪水,成了典范。许多人想借用这个经验,在长江上修一个水利工程,来约束江水。孙中山、毛爷爷都有过这种相当,但长江水量太大了,当时人们的能力不够。
后来,能力强一些了,修了个葛洲坝水利工程,但这个工程规模比较小,调节水量的能力有限。当然,就是这个工程,也属于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了。
当我们有了力量,我们修起了三峡工程。这可是全世界的超级工程,反映了中国国力的强大。它真正直到了调节长江的作用。从些,湖北,就用不着抗洪了。
对于湖北的抗洪来说,主要是长江,长江的水如果发生灾难性的洪峰聚合,将是灭顶之灾。具体地说,最主要的水是上游川水猛涨,川水的洪峰如果遇到中间洞庭湖涨水,两个洪峰叠加,再如果下面的江西的鄱阳湖的高水位顶托,那么,武汉就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三峡工程巨大的蓄水量起到错峰的作用。当下游水位太高时,就让下游的水走走,它把上游的川水关几天,让下游的洪峰过去后再加大放水量,让湖北的长江河道水位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
不用说防洪,只说发电,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湖北是最大受益者。但是对上游的四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用说三峡工程抬高水位,大量淹没区的移民搬迁,不用说巨大的水库所承载的重量,改变了库区上游的地表重力结构,造成了许多小规模的滑坡地震和地层不稳定,仅就这个水面来说,也给川东地区,带来了气候上的后果。
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这个人工湖所形成的巨大水面,就形成了一个人为的蒸发面。水汽蒸发出来的云,在这个山区密集的地方,是无法被风吹跑了。
这些云就停留在川东地区了,它终究是要变成雨的。在我们达县地区,原来每年平均降水量大约1200毫米,但现在据说已经接近2000毫米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川东地区及湖北的恩施地区,是三峡工程的受害者。
为平衡这种损益,国家出于照顾出发,把与之有关的川东地区,统一划给重庆市,并提高重庆的级别,成为直辖市,好给予政策上的照顾。
在行政区划调整时,本来处于川东腹地的达州地区,应该划给重庆管的。但当时,四川与重庆交涉时,却各有心思。达州原来的辖区是非常大的,大约包括了八个县市,但四川省不想放弃其中财政收入较好的地方。只把其中最贫困的通南巴平四个地方,划出一个巴中市,归重庆。而财政收入较好的其它几个县,保留在四川省范围。
名义当然是崇高的,说是通南巴平是老区。中国有很多事,名义是一回事,实际的盘算又是另一回事。这恐怕算是中国特色了。
这就害苦了达州了。毕竟它也是受害者之一,却享受不了直辖后的好处。
直辖后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国家加大投入。以重庆因三峡工程受损为由,以重庆地区大量贫困县市集中为由,以重庆是西部城市为由,以重庆是直辖市为由,大量的国家投资源源来断地到来。
修桥铺路是第一波,这个山城为改善交通,是不计成本,不计方式的。从轻轨到索道,从穿楼而过的立交到穿山而行的隧道,重庆热火朝天地干着。所以,第一任市长黄镇东,原来就是交通部长,他干这种事,是真正的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