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发泄四层次(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0 字数:6037
msp; 第四、最高级的发泄:精神自律。你所选择的发泄方式,体现了你的智慧程度。有最低等的泄欲,有自虐,有自娱自乐,有自作自受。最高级的发泄是,精神自律。
改头换面,从头做起,去剪个发、剃个头、做个头发、弄个造型,从此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让人刮目相看。
能力不足,吃了闷头亏,发奋读书,勤奋地把早起变成了习惯。我失恋了,是他瞎了眼,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环游世界,重振自我。
人无完人,哪里不足补哪里,学习学习再学习。我的字典里没有自卑,只有自信。
你的最高级发泄方式,自强不息,那其实不叫发泄,那叫做,发奋。我不想跟她讲易经自强不息的含义,也不想说孔子所阐释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种道理太复杂深奥,会打击那听不懂的她,最宝贵的自信。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努力改变自身。这是成熟的表现。我们的底线和顶点其实是明白的,就是生命和死亡。而在这中间,不完美的自我和不顺心的世界,是常态。接受它,尽力去改变它,才是正道。
即使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那至少可以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这是最简捷最有效的办法,为什么不用呢?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要发泄,也请选择,最高级聪明的方式去发泄。成年人的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劫后余生。成年人,请不要让你的发泄方式,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想改变这个世界,那就从改变你自己开始吧!
从古老圣哲的思想讲,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你也是完美的,因为你是世界的产物。但是,这个道理,连我自己都难以理清,所以也就不跟她细说了。
不跟她说,并不意味着,我自己就不能思考。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又说,大道是至善,道法自然。以这个理解,恐怕,在老子的叙述中,仁是不等于善的。仁是与人与人关系而言的,而善,却与真相关。最真的,是最美的,这就是至善吧。
佛教所说的,贪嗔痴,是烦恼的总根子。烦恼就是心理问题的总称。而这些心理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去除痴。一旦,你知道世界的真相了,就明白贪和嗔,都没有必要。
所以,禅宗之所以称为超然的顿法,也许,是在那一瞬间,突然打开智慧,见识到世界的真,就也自然地发现,贪与嗔,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完全不真实,也就没必要纠结了。
这种通过超越来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会呢?
生命始终在演化过程中,而日月却永远有规律地运转着,它不因你的演化而有所改变。自然的规律那样纯洁,根本没有感情可言。但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无情的运转,却为所有生命,承载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这是最大的道德啊。
人与其他动物,应该说都有感情,都有想利于自己的倾向,这种自私,是造成我们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比如,我们看见蚊子,就心烦。但是蚊子可不这么想:这里有个胖家伙,美好的晚餐来了。
自然如何协调这种高兴和厌烦呢?它不协调,它只是照常运转,你自己去争吧,自强者赢,那是自然的法则。而最强的自然,它没有感情因素,它表现出无情的状态,这是它最大的有情。
万物平等,众生平等。庄子在《齐物论》中就有这个假设。蝴蝶与庄子,梦与现实,居然是平等的。如果我们只把那个梦当成是一种假设,或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