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无仪式告别(5)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0      字数:6113
��哟,他们老两口为人好得很,与世无争的,只有别人欠他们的,没有他们欠别人的。”

  老板的评价让我放心,这个评价与我的印象是相符合的。我解释到:“我也不欠他们的,但他们帮助过我,我想感谢一下而已。”

  “是这样嗦,难怪。你一个年轻人,一无亲二无戚的,找他们干啥子。我也不知道他们搬到哪里去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黑宝,他或许知道。毕竟,书是转给他的。”

  我问到:“黑宝我不认识,但是,他收了书,怎么不把书店开起来呢?”

  “黑宝开什么书店哟,整天在外面做垃圾生意,估计他把这些书又转卖给别人了。人家老两口也没收黑宝什么钱,只是让黑宝帮忙搬了次家,当成搬家费了吧。人家的门面已经签协议了,我们这条街要拆迁了,哪个还在这里,开新店子呢?”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这种商业行为如同摧枯拉朽,可以横扫一切的。当你离开一个城市五年,再次回来,你有可能迷路,因为不仅路边的建筑变了,甚至,路的走向,也重新被规划。

  基建狂魔,这不是吹的,如同小苟那样,横行四方,改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可惜了,这条街上这么多老重庆的建筑,随便修些高楼,也不太好吧。毕竟这街面还是挺窄的,重庆,要扩大路面,毕竟成本太大。”

  “小兄弟,你说得对,街面扩大肯定是不行了。但事情就出在你所说的,老建筑多这问题上。”

  我吃了一惊,一般老建筑多的地方,拆迁起来就慢些。毕竟,每个城市,都要保留一点文化和建筑记忆。

  “这条街就是要修成仿古一条街,这些老建筑,还不够老,况且还有好多,解放后改修过,比如你所说的那个书店。所以,政府规划,要全部推倒重来,按老重庆的办法,修一个崭新的老重庆街来。”

  我听到他精当的词汇:一个崭新的老重庆街。这很喜剧,新老如此就协调了吗?

  “老板,你见过规划了吗?”

  “见过了,哎,他们也不听我们老人的意见了,毕竟人家政府出钱,做一条旅游商业步行街,整齐划一的风格,我们也没什么发言权。”

  “你是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吗?”

  “对啊,但是,它会变得我们老人都不认识的地方。当然,我也要搬家,最多还有一个月,我就要到女儿家里去过度一年把两年了。”

  他说这话时,语气虽然有伤感的味道,但他的神色,却有些兴奋。我不太理解,此时他的心态。“老板,你觉得是拆迁好,还是不拆好?”

  “当然是拆了好。我们都盼了十来年了。附近的大马路街区都拆过了,就我们这里没动过。要是早拆,我早就发财了。当年女儿结婚,为给她买房子,我们借钱那个味道,不摆了。”

  “那政府如何给你补偿呢?”

  “你看哈。我这门面加楼上的,是上下两层。占地面积是70平方,楼上的,政府按面积赔相同面积的新套房,楼下的,如果不要门面,就给三倍面积的新房,如果要门面,仍然给相同面积的门面。我们老了,生意也做不动了。我们只要面积。70多平方的新房,我就可得四套。我们自己一套,线小外孙留下一套,还有两套卖出去,我们老两口后半生,还求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