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如何治散乱(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1      字数:6099
/>   我想,在这种舍弃生命的价值衡量中,老和尚也许用了最大的愿望和最后的办法,告诉弟子,什么叫超越痛苦,什么叫超越生死。他用生命,给了弟子们最生动的教育。

  这个问题扯得有点长,也比较复杂。我只想解决目前的问题,就是散乱。

  “刘大哥,我打坐时,总会莫名其妙地,思维被拉跑。比如,我刚上坐的时候,本想安心把自己的思维固定在观想周边,但是,许多想象,却像放电影一样,不由自主地出来。就是如你所说,有了念头,马上回到观想的主题,不让它蔓延就得。但是,从实践上讲,这种突然产生的念头,就无法禁止吗?”

  “不要想去禁止它,它是必然产生的。你只要不追随着它跑,就够了。反复地拉回到观想中,就行。这种反复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当你把观想的内容,当成自己心底永远的背景就行了,就差不多可以算是处于轻安的状态了。”

  “但是,那些杂念,简直就没有办法了吗?”

  我不依不饶,是因为,那些杂念简直让我太痛苦了,我在打坐时,与身体的斗争,我还能够暂时忍耐,但与杂念的缠斗,却让我心烦意乱。

  “人的念头,像流水一样,永不停止。你的情绪,如果随着这流水一样漂泊,那你就是无法自主的人。”

  “对对对,刘大哥,我就是这样的状态,漂泊,我的人在漂泊,我的思想和情绪,也如落花流水一样,不知道会到哪里去,没有安定的时候。”

  “所以,让你提起观想的武器,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地方,流水就让它流动,而情绪,却始终在固定点徘徊。这是最初步的方法。”

  我马上想到那一个比喻,问到:“是不是也有人把念头和思想比喻为一头四处走动的牛,而观想就是拴牛桩?”

  他点点头,继续说到。“其实,按我们常人的观点,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生物的多样性代表着我们思想的复杂性,色界的短暂性注定了我们情绪的突然性。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特点。只有超越这个特点的人,看到真相的人,才可以超越念头。”

  “刘大哥,我只想听在打坐实践中,具体的对治办法。”

  “好吧,我来形容一下。人的念头如流水,即使用观想之刀,也无法截断它。这叫抽刀断水水更流。最开始,念头杂乱时,如同一个巨大的瀑布,突然袭击你的思维之湖,涌起突如其来的波浪,这翻腾的湖面,根本倒影不出世界真实的天空。这些念头和情绪,就是万花筒最重要的色块。”

  这有点意思了,用瀑布和湖水来比喻,让我很好理解在。他继续说到:“用观想来把自己的情绪相对固定在一个比较可控的范围,是最初的办法。也就是,不让你的情绪漂走。久而久之,外来的念头,不再像瀑布那么凶猛了,只是如同一般的流水,那情绪的波浪,也变得细小而有规律。此时,你的情绪,就得到了某种预期和稍微的安定。此时,如果天气较好,你智慧的湖水会映射出月亮和太阳,以及山峰的阴影,你已经有真相的轮廓了,这是轻安的状态,很是舒服的。”

  我问到:“那轻安的状态中,是不是法喜充满的早期呢?”

  “那还早得很,那只是初步尝了一下甘蔗,知道一点甜头。但,就是到那个时候,你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安逸。许多人,练功到这种程度,几乎都不想出来了,安住于这种状态。如同一个睡懒觉的人,总想赖在床上。在表现上,有许多学佛的,到了这个程度,不仅不反感打坐,而且,有哪一天没坐,他还有点不舒服。”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