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能量的唤醒(2)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1      字数:6102
�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我也只是文字上听说过。”

  刘大哥笑到:“果然是青年才俊,所闻可以算得上广博了。”他一表扬,我倒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他没接着解释这种道教的修为方式,而是给了一段评论:“人类的宗教,尤其是佛教与道教,相通的地方太多。道教被称为黄老之学,推崇黄帝与老子,而中医的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也算是道教的经典。所以,道教中有很多医学的大师,当然也有许多化学大师,这点与西医相似,医学也算一种化学。比如晋代的葛洪,既是道教大师,也是医学大师,还是化学大师,因为他练外丹。”

  葛洪我就太熟悉了,在北京,虽然是受骗,但也学了几天《抱朴子》原文。

  “道教与佛教原来并不相融。说来也奇怪,西藏的密教中,许多修为方式,却与中原的道教相似,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类追求真理的办法和人种各异,但得出的结论,却在一个方向上。它们并没有互相参考过,但方法与效果却是殊途同归,这不得不让以赞叹真理的力量。”

  我知道,他很久都不给我说的西藏密教,现在恐怕是要透露一些消息了。

  “道家强调的精气神,在密教中所说的,相对应,就是热力光。而佛教经典中所描述的,是暖顶忍。大概,这都是说的一类事情。不仅性质相似,而且阶段和发展方向,都是相似的,这真是表明了人类智慧的伟大。正如孔子所言,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

  这更让我觉得,这基本上快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可用儒释道来概括,而刘大哥这一段话,几乎把三者都贯通了起来。

  过去我看过的经典也算有几部,听过的概论课,也有一些。所谓北大清华的教授以及民间的高手们,都是从理论到理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实践中,来讲述文化真理的统一性。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讲得对不对,他自己都不知道。

  “以道家的思想来说,人体就是一个化工厂,就是一个炼丹炉。那么,既是炉子,就得有热。火代表着热。所有物质的精华,如果没有热量来促进它的反应,都是无法完成分解与化合的。而所有分解与化合过程中,又产生和消耗热。你学过化学,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当

  然理解,不要说化学世界的反应有热量的变化,就是物理世界的蒸发与凝结,也有热量的变化。

  “所以,道家的精,就差不多等于密教的热。这是能量的初始形式,是能量转换时的表现和条件。热这个字的本身,最开始是产生于人体感受的。所以,能量在人身上的反应,就是热。打坐时,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存在,它是你打坐上路的第一个反应。”

  终于说到实践,并与我目前练习的打坐结合起来,让我兴趣大增。

  “我们坐着的时候,海底穴的位置,就像是我们精气所存的仓库,这个仓库开始发动之时,最开始的热量,就会传递到脚上,我们打坐时,如果方法正确,只用几天,你就会感受到,脚底板是热的。这是生命能量开始激发的表现。当然,人的死亡,也是从脚冷开始的。我是说大部分人,是这样。你发现你脚的温度变化吗?”

  我点点头,是这样的,还是刚打坐的阶段,几天内我就感觉,脚底板是热的。

  “你设想一下,当你下半身是热的时候,上半才开始有热量来源,那么,人体,像不像一个炉子?”

  对啊,原来炼内丹的,把身体设想为一个炼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