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现场解疑惑(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2 字数:6055
��非常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见、定,行?”
而法露师的回答就相当简洁,几乎全用的经典的语言:“见是见性,空悲不二;不著相就是大定,空明无依;行是指度生的行为而不著度生相,自性圆照,六度齐施。”
这个回答,要在我听来,根本
没有入手处。但是,那们不倒单却沉稳地坐着,表示了恭敬和感谢,说明,这个答案对他是有用的。也许,最高深的修为,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吧。
此时,又有和尚提问了,这几个和尚,是修习过密法的,这是钱师兄给我说的。他们提的几个问题,大多与密教有关。当然,让一个汉地佛教大师,来回答密教的问题,是不是有点故意的,这我就不知道了。
谁知道,法露师好像对密教也有相当的了解,毫不费力地回答了他们的几个问题。有人问:“什么是密法?”
法露师说:“打开秘密宝藏叫密法,是以三密加持来修法的。三密加持即以本尊的力量加持学人的身、口、意。身体不动,手结印,腿跏趺而坐,是身密;口持咒不停,是口密;意不想,不思,静静听自己的持咒声音,是意密。能以无相密法打开秘密宝藏,见得本性,是真正的密宗。”
这不光包含的密法修持方法和原则,而且也把目标说出来了。从修持的方法来说,归根结底,都要走向修心的道路,修身只不过是修心的基础。从目标来说,见得本性,是显密共同的目标。所以,没出佛法和经典的范围。
另一个人的问题,就显得更为专业了。如果不是相当的了解,根本无法回答。这是不是在考大师呢?他问到:“密宗为什么一定要灌顶?”
法露师的回答依然显示出他平静的状态,说话的语速平稳,声音清晰:“灌顶是个仪式。灌顶可以给你种下消业障、开梵穴和菩提的种子。灌顶后修法,可以得到加持。所以灌顶后往往会拉肚子或呕吐,这是灌顶的力量。密宗要灌顶后才能修法。”
又有一个人问:“什么是现量?”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我在看佛经时,尤其是在看古代高僧的论集中,经常接触到这个词,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词,叫“比量”。在弥勒日巴尊者时代,当地有一个喇嘛为了难为尊者,就提出了一个自认为高深的问题,就与现量和比量有关。这个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味道呢?
我知道,西藏寺院里,有一种辩论的传统,互相难为对方,不是不礼貌,是对真理的尊重。如此看来,这几个提问的人,也把过去密教的习惯,用到这里来了。
法露师回答到:“现量者,如实而现,没有分别。像照相机照相,照出影子而不分别。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它是现量。坏就坏在第六识加进去了,这是张三,那是李四,张三对我好,李四对我坏,这是比量。我们做功夫要不分别,意识不跟前五识跑,也不随内影、尘牵转。离一切对待,当体圆现,现量分明,即是真现量境。”
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杂了,当然,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出家人问的,间或也有居士提问。当然,这些问题虽然是他们自己最关心的,也具有一些普遍性意义。
有人部问:“缘从何来?”法露师答:“缘是过去世所造的业感得的。业感缘起,心动就是缘。缘也是本性的妙能,大悲缘起,佛土庄严,都从菩提因缘而现。”
这个问题讲了缘,缘的结果就是觉与佛,所以,下面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显得很自然了:“佛性与觉性有什么关系?”
法露师说到:“佛性就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