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因各不同(5)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3      字数:6068
�所追求的作用。他的情感他的追求他的学识,甚至他的一切努力,都达不到当年追求的目标了。是不是这种感觉?”

  小胡点点头:“庄哥,你说得不错。我倒不是东方不败的孤独,也不是那神经病的独孤求败,我还没有那么狂。但是,我所感兴趣的东西,终究完全失去了,我不知道该向哪里走。”

  “这才是重点,小胡,你才是最有学佛的根基的。大师说过,最有佛性的人,是最有怀疑精神的人。我们三人中,你学佛的态度和付出是最多的,但始终没有出家,因为什么?因为怀疑。这种怀疑,是你对真理的尊重,对自己选择方向的郑重。这种抱着纯粹目的来的人,是真正的大人才。”

  “庄哥,你不要这么说我,我还没那高的境界。不过,你所说的沙袋理论,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力量大的人,如果找不到对手,就会对着自己最熟悉的沙袋发力,力求击破它。你的沙袋是什么?心理学。了解人的心理状态和构成,但是无法真正窥见自己与别人的内心。比如,你总是把自己与那姑娘的爱情错觉,当成自己的心理错误或者认识错误。自己欺骗自己,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没有看出她跟你只是姐弟情?这种对自己心理的剖析,造成了你对人心探求的冲动,佛门最重要的钥匙是了解自心,所以,你完全可以把这种追求当成打沙袋,一直努力,打穿它,你就悟道了。”

  此处响起了掌声,是万老师发起的。

  “庄哥,你智慧就智慧在这里。我自己没有意识到,我进入佛门的动机,你没学过心理学,居然分析出来了。”

  小胡这样又在给我抹粉了,我当然不能接受。“不需要心理学,我只把你当整体的人。要知道,这不是智慧,这只是感同身受的体会。如果你要夸我,经历丰富,就这一点,我就很骄傲了。”

  “你刚才说我走投无路,又说我最有希望,这两者,如何自圆其说呢?”

  “万老师,小胡,你们参禅的经历比我丰富。但是,我也有一些体会。参禅时,师父是不是叫你不要思考不要分析不要类比不要推理?为什么呢?就是要让你的世俗思维,变得走投无路。你感情上已经走投无路了,这解决了动机问题。当你思想方法上变得走投无路,这可能就解决了方法问题。动机和方法都解决了,那开花结果,就不远了吧?”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禅宗并不比他们了解,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起禅宗来了,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也是随口一说,我没资格的。”

  “哎呀哎呀”万老师感叹到:“学了这些年,倒不如庄老师一句话点醒。不抛弃过去的思维模式,根本进不了禅宗的门。这本来是个常识,我跟小胡,平时怎么就没注意呢?”

  “所知障,或者习惯吧?”小胡给我倒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