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生命智慧五(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3      字数:6026
;儒家学说有半哲学半宗教的特点。在哲学上,他不告诉你是什么,但总是回答“怎么做。”所以叫半哲学。在内圣外王的理论框架内,他不讲神迹,不树立人格神,但让你正心诚意,用道德和超道德的情感认同来让你进入精神皈依,有一种半宗教的性质。

  所以,对于我来说,经历了那么多被骗以及预测的神奇后,我只相信一些理论模式的超前性,并不相信某个现实中的人,能够成为神圣的超人。

  哪怕遇见超人的梦境,也是虚幻的。但是,小胡这种状态,完全就把它当成幻像,视而不见吗?不对。首先,这个人遇到的,肯定是真实的,他没有骗我们的习惯与动机。第二,肯定不是梦境与单纯虚幻的,他不那么容易被幻想所骗,因为他对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很深。况且,他自己也始终保持着,对精神错乱、妄想、分裂人格的高度警惕,并有这个能力分辨。

  那它遇到的影像,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呢?

  如果真如前面我所猜测的,他的智慧连通了另外的一个自我,或者另外一个世界,那,是怎么做到的呢?

  哲学老师发话了:“小胡,你跟我说说,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从来没有出现过,以前,我连忘掉自己都很难。”

  “那今天,打坐时的心态与意识状态,有什么不同吗?”

  我明白万老师的路径了。他真是个利害的角色,分析问题的思路相当清晰。他先找区别,然后在区别中,找出产生的原因,最后再确定事物的大致范围与性质。

  “要说区别嘛”小胡愣了一下,然后说到:“我平时打坐,总在心底里有一种对抗的特点。就是想通过咒语或者观想,对抗自己散乱的心。通过集中精力,打起精神,防止自己掉举或者昏沉,这种对抗让我紧绷在观想之中,左右摇摆。”

  他说的状态,与我现在的状态差不多。我把看住呼吸,当成拴心的绳子,走的那个老路子。“紧把绳头做一场。”

  “今天,你没有这种状态了?”

  “今天,好像根本不需要对抗。因为从上坐前,我就有某种安定感。仿佛自己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想完了,完全可以放下了。上坐后,念咒与观想,就好像机器自动运行,根本没有任何事情与心愿来打扰,沉浸式的,对沉浸式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有一种完全身心融入的感觉。没有外来心念的打扰,当然就没有敌人,也就没有对抗的意思了。”

  万老师突然一拍桌子:“这不是心系一念,还是什么?这不是制心一处,还是什么?”

  吓我一跳,他居然激动起来了。当然,他话说完,我觉得,完全有道理。心里只有咒语和佛像,这表面上是制心二处,但念头没散,也算是一种制心一处了。毕竟,咒语是观音菩萨的心咒,形象是观音菩萨的形象。

  “好了,按我的见识,基本可以定性了。你这是禅修时出现的某种现象。也许是道家那种阳神所见的,所谓纯阳境界。也许是佛家所说,意生身或者化身境所见的现象。”

  这就让我们比较好奇了,我跟小胡,仔细听他解释,这几种现象在经典中是怎么说的。万老师首先声明,他只是根据他所看的经典,按他的理解来解释的。但对与不对,得回到庙子后,问问过来人。

  毕竟,他自己没见过这种现象,无法判断其对错。自己也没有什么真实的修为,无法对照理论与实践。

  他首先解释了第一个问题:道家阳神与佛家意生身是什么关系?据《天乐集》解释说:“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