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医命不医心(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4      字数:6041
��时,到现在受苦这么久了,他已经非常了解。

  有一位末期鼻咽癌的患者,年纪才三十出头而已,一般而言,若三十出头就死,你会说短命啊!可是她的三十出头已经让她的家人,觉得长得无法忍受了,丈夫要兼顾患者与小孩,不得已须常请假,因此也失业了,全家经济陷入困境,于是到慈济功德会请求帮助,慈济功德会答应他,要帮助他很庞大的医药费。然后他的母亲说:“哎!那些菜姑说要拿钱给我,怎么没有?”我说:“人家不是欠的,慈济功德会的钱是来自大家省吃俭用,帮助人,不忍心您受苦,不是每一个人家里剩下好多钱才拿出来的。”她说:“哦”!好了,钱财不要担心了—有人出钱了,但是全家心结绑得紧紧仿佛失去了太阳般暗惨,病人也没有安心的活下去。她的母亲照顾到非常疲累,就说:“你要死不赶快死,害我们跟着你受苦。”她的丈夫苦得常抱着头来问我:“她到底可以拖多久?”

  心地可以改造命运,在比前位患者更艰难的遭遇里,却有人用佛法,以感恩的心而全家过得比健康时更充实快乐。有一位朋友,她才三十多岁,却就因骨癌,前后已开过二十次刀,在大动脉出血不止中,把腿锯掉了,然而她告诉末学:“我很庆幸,我失去了一条腿而闻到佛法,假如我没有听到佛法,不知道还要再造多少业,受多少苦。”她的先生在手术房外等待过她开二十次刀,您可以想像那种心情,但他却如菩萨一般,扶持照顾,了无埋怨;学佛以后,先生陪她撑着拐杖,送亲手做的点心去医院探望同病的患者,鼓励他们念佛。

  末学约她“您背好阿弥陀经,我们便一起去拜山,为一切癌病患者回向”。于是全家人陪她一起背经,才读小学的女儿也鼓舞她:“妈妈,您把阿弥陀经背得一字不差,我就给您五百元奖金”,她手上一边做加工,一边背经或念佛,晚上便背经给家人听,当背到一字不差那一天,她说:“我们全家高兴得像什么似的!”背经中做手工,连奖金,不意竟赚了四千元,正好供养三宝!为了拜山给一切癌病患者回向,她每天夜里,在全家睡了之后,练习拜佛,假如您看见她用一只脚克服艰难,一拜一跳地拜山,相信您也会忍不住眼泪她的先生想设法去筹款为她装义肢,她却说:“假如您能筹到十万,那么这笔钱给我运用。”她告诉末学:“假如有那十万,我愿布施,因为一条腿也很好用。”她指著两拐杖说:“相反地我多一条腿。”她说这些话是在癌已蔓延到肺,又开刀作化学治疗之后,那红扑扑又笑咪咪的脸,却令健康人相形见细,她说:“虽然没有什么钱,但我们家比锯腿之前更温暖。”

  念佛人,当生便可以活在净土极乐欢喜的气氛中。癌病患者几乎谁也免不了经济的压力,有人邀她开电动玩具,据说收入很高,她告诉末学:“我想试探我先生的想法,故意问他的意见,我非常安慰,他很严肃地告诫我说,我们是念佛人,自己尚且怕孩子会披电动玩具所引诱,怎能去害别人的孩子!”末学每每忍不住想向他们这受难中却仍高洁芬芳的行径合掌行礼,许多家庭正因癌病而陷入黑暗,他们一家却因癌病得以向佛,把火焰化成了香洁的红连,足以作一切受苦中人的榜样。

  讲到这里时,他这一个小时的节奏就到点了。不是说大家不想继续听,而是后面又来了一组人。而我们前面的一组人,如果还要留在这里,就太拥挤了。

  其间有负责协调的出家人,来跟组长商量,前一组的人,同意下山,让后一组的人,也听听。毕竟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法会,这只能算是一个僧人的心得报告。

  但这种心得报告非常重要,因为他接触到了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生老病死。

  几乎绝大部分学佛的人,都因为想摆脱这种痛苦,才开始思考解脱之道的。有人说,要改变你的人生观,只需要去三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