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4      字数:6113
��,可惜我已经没有机会了!”我说:“您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光是在受苦中能发这样子的愿心,就是非常令人尊敬的。”

  他从床上奋斗着要起来,但只能将头抬离床铺半尺至一尺,我们是一跃而起,他奋斗得满身是汗,只能拼三、四十度的距离,但是他很勇敢,他告诉我说:“我今天可以爬到这样的距离。”对我来说,他起身三、四十度的这个角度,比我看“飞跃的羚羊”在“世运会”上飞腾更有意义,因为这里头包含了他想要奋斗着起来,再继续站在讲台上来爱护学生的那种爱心。我们每天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常常计较芝麻小事而自寻烦恼,对工作也多埋怨,有身体也不做好事,想想啊!一个已经躺在床上的人,他就是苦于没有机会能更多爱他的学生一点、多照料他的学生一点,虽然他终于没有能再站上讲台,但他那一念真诚的心,已经使他站上了永恒的讲台,作我们千千万万人的老师。

  曾有位末期舌癌的患者,他的癌已从舌头穿过了下巴长到整个下颚满满的,他从强健可以走路,到需要二个女儿搀扶,到坐轮椅,到没有办法动弹。这个癌腐烂,每天滴滴答答的流脓,他每次来换药的时候,就问我:“为什么越长越大呢?”(他已经讲话讲不清楚了),就这样无力地躺着,我给他换药洗这个创口,他那种眼神,好像问着“我到底会不会好呢?我快要死了吗?”那一种害怕的神情啊!这是恒河中生死的影像。

  一切众生在面临死亡时,都是感觉孤单、害怕、恐怖的,即使一位有八十多年人生阅历的老母亲,当她六十岁的儿子去世时,她依然会依在我的怀中哭得像一个无助的孩子,颤抖又冰冷。

  有一回去听经时经过中华路,天冷了,卖鹿肉的摊子正新开张,末学骑摩托车过去,正望见笼中三只鹿儿相依偎,那眼神多么熟悉!多么像末学每天所看到病床上彷徨的眼睛,“我快要死了吗?救救我!无论用什么药,什么方法”可怜的小鹿,放了它们吧!放它们归回山林吧。它们的呼吸一旦停止,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再让它奔跑,赶紧找卖鹿肉的先生商量,请求不要杀它们,我们听经回来会来为它们赎命放生,卖鹿肉的人一听放生,沉重地感慨:“我是养鹿爱鹿的人,不曾杀鹿,因为经济失败,不得已今天第一次要杀鹿,我也很痛苦”。听了他的话,末学不禁要哭出来,众生造业受报中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其实每一个人内心都有悲悯的佛性,这也是阿弥陀佛不断宽大包容,只期盼我们一念回心向光明的原因。几位学长慈悲照料鹿儿过夜,清晨将它们护送去皈依三宝,归回山林,希望它们永不再被网捕,也愿网捕之人,发菩提心,逢善因缘,改行转业,莫继续杀生而尝苦报。

  病人床下或桌上,常常都放着一小锅或一小盆活泥鳅、活鲤鱼,准备进补,末学每去查房就听见鱼儿挣扎跳动的声音,有一次去看一位二十七岁患乳癌的小姐,她是位基督徒,这年龄患了乳癌,您可以想像她内心的痛苦,在检查台上她的双手总是僵冷的。那天一进病房,就听见床下一些跃动,末学心中一阵触动,就告诉患者说:“我听见您床下有人向我们求救!”她瞪大了眼睛,末学问她:“当您知道得了这病时,一定很希望有人救您对不对?”她点点头,末学告诉她:“床下的小泥鳅,想到它快入热锅,心中的感觉就和您这时心情一样,您愿意作它们的耶稣?它们在向您祈祷,您看!”我们一起看着鱼,她的眼眶红了,末学说:‘您发心救他们,当您有困难时,自自然然会有人来救您的!’她欢喜地答应放生了,台中商专的学长慈悲地来为她放生,鱼儿新生的欢喜,似乎也鼓起她颓丧的生机。

  末学有时向病人说:“您这锅活鱼卖给我好吗?”病人常答:“医师您要吃,送您吃好了。”末学说:“我吃素、不吃鱼,我希望买您这锅鱼去放生,以此放生功德祈佛保佑您能像这鱼得获释放一样,重获健康,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