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守个笨办法(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156
��念佛是谁,不要管那个妄想。等于有人来偷我们的东西了,你只要把你的东西看好,你不要去看那些强盗,只看住那些东西,强盗就害怕,他晓得你识了他。你抓你的念佛是谁,妄想也就没有了。你去分别那些妄想,想去除了它。好了,你这个宝贝就被人家偷了去,都变成妄想了。这叫家贼难防”。

  有妄想不可怕,只要抓住话头,如同抓住绳子,妄想的牛,就不会跑了。

  “我们看祖师的语录,那些机锋转语既玄妙又不可思议。那是人家走到家的境界。我们是初发心,那些就算我们看懂了,到时也用不上去,没得受用。还是脚踏实地地参念佛是谁,可不要忘记它,时刻照顾它,这是我们的本份事,必须要把这个话头用熟,才有今后的好处。在话头未用熟以前,你说想什么高,想什么巧妙,总想得到一点好处。凭一时勇猛得到一点,妄想暂息一下子,得到轻安,得到好处,但不能抵挡风浪,没有什么大力量。只有这个脚踏实地的功夫能够得到受用。所以禅堂里头都是讲的初发心功夫。因为我们还在初发心的阶段里头。”

  他讲到这里,望了望大家,叹了口气。我们不知道,他是嫌我们没有听懂还是信心不坚定,还是态度不扎实。沉吟良久,他又说到:“虚老和尚教给我的,我也说了,你们听不听得进去,我不晓得。你们初发心,我还是多说一点,把来果老和尚教我的一段话,也送给你们。你们自己适合哪一种,自己今后再试吧。”

  大家也听出来了,这已经是他最后的一段具体法门讲述了,都振作精神,听得很认真。

  “对于参禅的事,如何是禅,如何是参,你们应当要知道。参禅意义很广很广的,我略略的指导你们一个确确实实的下手处,要你们一听就能领会,一直的行去,就会到家。首先要知道:从无量劫前,由一念不觉,都是向外跑路,跑到今天还不知不觉,甚至都不知道有家。这么一来,才说是众生。要知道,向外是甚么,向内是甚么。你们要知道:向外,就是六道往返,生死不定;向内,就是一个诸佛同体的本来面目。”

  “教你们参‘念佛是谁’,就是教你们向内;参‘念佛是谁’,即是参禅,参禅就是向内。总之,要见本来面目,非向内不可;不向内就是生死。为甚么说参‘念佛是谁’就是向内?大概你们不明白,我讲一个譬喻给你们听:你们大家坐在这里,我问你们:‘看见佛龛子吗?’你们当然说:‘看见。’我再问你:‘佛龛上有甚么?’你们一定说:‘里头有毗卢佛及一切物。’我再问你:‘看见佛龛的是哪一个?’你们当然回过头来,向自己看罢!在这时间,不见有佛,连龛子也没有了,别的东西还有吗?不但无有,回过头来,又向自己念头上审问去了。你们试试看:看见佛龛,就是向外;不见佛龛子,在念头上‘追’,即是向内。把这个譬喻会到‘念佛是谁’上是一样的。念佛,有佛可念,是向外;参‘念佛是谁’,在念头上审问,是向内,向内就是参禅。”

  如何向心内求法,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示范,我顿时觉得,好像有点路子了。

  “当知:‘念佛是谁’?不明白;究竟是谁?不晓得是谁?到底是谁?还不知道是谁;不明白,不知道,颟顸、儱侗,就是疑情。妄想与参禅,同是一个妄想,同一路径。我这么一讲,你们听了以为:‘参禅也是妄想,还要参禅做甚么?妄想就是六道轮回,参禅也是妄想,不是轮回吗?’要晓得:参禅的妄想,与妄想的妄想,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参禅与妄想,其实都是妄想。但是,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妄想是随业转;参禅是随心转。随业转,业在前头走,你在后头走;随心转,就是心在前头走,你在心后头走。业是专门向六道轮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