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两个老规矩(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121
r />
“以前讲过这么一件事:两个学生,一个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和一个最不喜欢的学生,都在上课打瞌睡。老师把那个不喜欢的学生叫起来,说:你看看,你拿着书就打瞌睡!你看看人家多用功,人家睡着了都还拿着书!同样一件事情,这就是打妄想。凡夫会去臆想,他认为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子的,然后他就给它盖棺定论,自以为是。”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盗斧疑邻的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心态决定判断,感情代替理智,空想代替证据,最后,错到不知哪里去了。
“其实他不知道真相,因为他不知道众生在想什么。他就打妄想、揣测这个事情。疑心很重,就分别,分别完了就取舍——自己喜欢的就要,不喜欢的就排斥。修行其实很简单,你只要不打妄想,这个妄想就一层一层地脱,脱到最后什么都没了,就成功了。这个妄想就像脱皮一样的,一层一层脱掉,粗的妄想先脱掉,然后细的妄想、最微细的妄想。”
修行就是修心,摆脱妄想的影响,按这个说法,是贯穿了整个修行的全过程了。
“凡夫就是妄想我、你。我也是一种妄想,执著有我嘛!我在哪里?根本就不存在,你根本找不到!但是你就妄想有一个我!我是你自己妄想出来的,然后你又执著,然后有我所——这个房子是我的,这个家人是我的,其实都是打妄想,根本就不是你的!这是你的吗?这只不过是你情感上的一种执著妄想而已,怎么会是你的呢?”
这是破除我执的意思。想的主体没有了,想的客体,也就是妄想的内容,也就无法存在。哲学上讲得通,但实践起来,根本不好着手。
“你要是放下,法界都是你自己心变的。我都没有,还有我所吗?都是打妄想!疑心重的人,他有怀疑的妄想。他对某一件事情,看见了就想啊想啊,就像水泡一样,转出很多很多的妄想出来。你看见那个东西,马上就会起执著的,凡夫就是执著、执著,然后就无法解脱。修行没有什么难的,天天听课,熏陶,熏掉一点烦恼少一点烦恼,然后明白一些道理,多思考,多观察自己。”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他最开始说的那一段话,说这两条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如果说真到了没有妄想的境界,你就不会轻易说话了,因为你所说的话,别人也听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