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优越感之二(5)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6040
叹的口气说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这是孔子的话,大道无言,大音稀声,老子也有这个意思。

  当你匍匐于大地,不妨碍天照常运行。但你得到大地的温暖时,你不会摔下来。当你想跳到天上去,从你离地的那一瞬间,就有摔下来的必然。当然,即使你摔死了,天也照样不会说话,照样继续运行,不滑紧不慢。

  想到摔这个字,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爸爸,你在天上看着我吧,我虚假得厉害,你恐怕都不认识了,你怎么不批评我两句呢?”

  上天无言。

  “你的意思是说,因为钱师兄根本没有知识优越感的动机,所以,他追求真理的原因,只是好奇心了?”

  “错!”万师兄以他罕见的语气,断然否定了我的问题。“他只是为了实践而来,根本没考虑知识。他只是为了行路而来,根本不需要考虑方向。”

  “为什么?”不考虑方向的行走,难道不愚昧吗?

  “他知道,所谓方向的选择,佛陀这样伟大的一代代行者,都已经一再证明。钱师兄是个谦虚的人,他知道自己比不上前面的圣人,只是按着圣贤规划的,走过并且成功的路线,一直走下去,这样,他就不会在判断、选择与犹豫中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再辨别与自我肯定中,浪费智力。直接切入正题,修行,直接硬修,直接前行。结果,他走对了,看到了消息。”

  万师兄的这番话,让我哑口无言。的确,钱师兄的经历,既教育了他,也教育了我。一个比我们知识更多的人,一个在现实中很成功,世俗生活中很厉害的人,完全抛弃对所谓求知的追求,直接进入实践层面,有点像理科生的做法。

  许多理工科学生,所有的基本原理,都是历代科学家证明了的,他只需要按着定理与方程,加以运用,就可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我问到:“这是不是,与他理工科学术背景的习惯有关,既然已经确定的规律,只需要运用它,没必要自己再去证明一遍。比如数学中的公理,何必证明它呢?”

  “有这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因素,与钱师兄本人的原因有关。他来学佛的目的,从一开始,就跟我们不一样。原因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同。”

  “那是什么具体原因呢?”我这一问,纯属好奇,与取得知识的优越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