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万物不固有(6)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8099
只能说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没有一个因能让“没有的果”诞生。所以,果是不生的,不生就不可能存在,不存在就不可能消灭。这就象一个人若没有诞生,就不可能存活;若没有存活过,也就不可能有死亡一样。
这些是中观抉择“法无我”的修法。“法无我”的修法在中观的论典里有很多,今天只是从因、果、本体这三个角度来抉择诸法不生、不灭、不住。不生不灭是物质的本体,是实在的;有生有灭是物质的现象,是虚幻的。但我们不能以空性为由而不取舍善恶因果,这是很大的错误;也不能以存在因果为由而执着不空,这同样是很大的错误。二谛必须圆融才谈得上是中观。
在证悟空性之后,禅定时心就专注于空性,从此时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不生、不灭的,但因为尚未成佛,还是会出定的。出定之后,依然有山河大地的存在,在这个境界里仍然要积累资粮、清净罪业、注重因果的取舍。如此修行,才能成佛有望。
修法时,我们闭着眼睛认真地思维之后,深深体会到一切法都是“不生、不住、不灭”的,眼识、耳识、鼻识等以前认为实有的东西实际上是没有的,然后心就专注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如前所讲,这叫作观修空性,对于初学者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观修只是静坐,虽然心里不起任何杂念的境界有可能保持很久,但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和意义。心里没有正知正见只是不起念头,则毫无意义可言。在色界和无色界中,天人不是在一天两天,而是在很多劫当中都能不起一个杂念。学过俱舍的人知道,“劫”是一个时间概念,就人类的时间而言,是难以统计的极其漫长的时间,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得到解脱。所以仅是追求静心这一点并无用处,还需要有正知正见。
对于初期的修行人来说,正知正见是通过思维而获得的。当然,学密宗的人通过气脉明点的修法或是大圆满的窍诀,也许无须通过如此复杂的思维就可以轻松地证悟。但是,这种轻松地证悟是需要条件的,要在修加行、积累资粮等众多因缘具足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若因缘不具足也没有那么轻松,所以观修是非常重要的。
观修的含义是指,在没有空性感受的时候去思维,有了感受时就不再思维,心在这种境界当中安住下来,当境界消失的时候又去观察。通过中观的修法对空性有了较好的了解和体会后,再修大圆满的窍诀很快就可以证悟。因为,中观的修法已经为修大圆满铺路、奠基了。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除非是根基非常成熟的人,否则一般的人会因执着极其浓厚而很难在一刹那间证悟。仅仅通过中观的修法也是可以证悟的,但与密宗的窍诀相比,其速度是很慢的。
这半天给我的印象,简直是颠覆性的,把我的世界观完全从理论上摧毁了。这就像在一个雄辩的大师面前,我几乎开不出口,还没有找到反对的理由,就已经被他说服了。
但是,我并不害怕与悲伤,毕竟,打破一个旧的世界,还会有一个新的世界。我有一种自信,这个新的世界,迟早会来到我的面前。
大师所论的关于物质的微观与宏观,相当于在说空间。所论的原因与结果,相当于在说时间。而客观物质存在的,就是空间与时间。如果空间没有具体的大小,随意变化,那么空与有,都无法判别了。如果没有时间的先后,我们如何来区分哪是因哪是果呢?
当然,针对我来说,这一段还解决了另外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单纯的心理平静与入定,是不能尽快进入佛世界的。必须要观想思维,才能够快捷。第二个问题,是告诉我一个信息,还有一种更快的办法,书中提到的,所谓气脉明点及大圆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