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确的起点(6)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8146
,将大好的时光白白蹉跎,最后就没有机会在等待你了。若不将眼光放远,不想办法改变即将面临危险的现状,实在可悲可叹。

  经书中还有一个比喻:在很高的悬崖上有一棵野生的果树。一个人用一只手抓住一把草,拽住自己吊在悬崖外的身体,一只手伸下去摘水果吃。有黑、白两只老鼠轮流吃着这把草,一次吃一根。如果他现在放弃水果,是有办法爬上去而不堕悬崖的,但这个人却对这些熟视无睹,仍毫不在乎地吃着水果。这两只老鼠就表示白天和夜晚,草就表示我们的年龄,水果就表示世间的妙欲、享受。白天和晚上这“两只老鼠”将维系我们生命的“草”,每过十二个小时就吃掉一根,直至生命终止,绝对不会停息。属于我们的“草”每天都在减少,当“草”彻底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会坠入万丈深渊。而贪婪的人却不计后果,只在乎水果的鲜美滋味,一旦掉下去,将追悔莫及。所以,在现在有办法可以不堕入轮回深渊的当下,千万不要为贪得一时之欲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你们也许会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我也懂,但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要去修、去做,没有任何人给我们考试,我们也不需要为敷衍任何人,而做一些表面上的功夫。虽然你们也许可以讲得更动听——你们语言上没有障碍,可以用一些优美的辞藻、华丽的修辞,将此内容包装一下,但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不去实践,等于说食数宝,是没有价值的。

  不要一开始就妄想爬得很高,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开始,好好地修。如果不修,是没有希望的。正如前面所讲的一样,上师告诉弟子:“你也将会死!我也将会死!你回去好好修,我的上师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也是这样修的,其他没有什么。”说得很简单,实际上这里面有很深奥的涵义。不修这个,修其他高深的法也没有用。

  阿底峡尊者一脉相传的噶当派弟子们,是以修无常等而著称于西藏的。虽然这些法非常基础,他们却穷其一生专心致志地修这些法,而不是首先就去修大圆满、大手印等。当然本来大圆满他们也没有,他们的法主要是大威德、大手印等,但他们不是很强调这些法。有的人一生都以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作为修行的内容,却成为了藏地最好的修行人。有人认为这些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不辨龙蛇的愚昧见解。不修这些加行,就不能加入真正修行人的行列。所以,要入菩萨道,就不要停留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为上,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

  这一课的时间非常长,中间没有休息。对于那些打坐基础不好的人来说,后面的时间,几乎就是忍受了。靖师兄在我身边,身子总是左摇右摆的,我知道,他打坐的功夫不够,或者,他年纪大了些,身体有些不好。

  其实,今天这课非常重要,教育方式也很合我的品味。从思想到行为再到结果,说了一个整体系统。况且在教学方法上,有概念有比方,有正有反,我很容易就接收到它的思想。

  这位活佛与其说是上师转世而来,不如说是师从名门的优秀教师,带领学生迅速理解的高手。真正的教学高手应该就像他那样:讲学生最需要听的,以学生最听得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