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4)
作者:姽婳晴雨      更新:2022-02-20 16:27      字数:7422
��腿的,也不怕水桶把你的手臂给坠折了!”

  刘总管一脸惊恐:主子帮余姑娘拎水里?主子什么时候做过这粗活儿?

  “主子,您放着,让奴才来!”刘总管忙去接阳郡王手中的水桶。

  余小草见刘总管一把年纪的,哪好意思让他帮着拎水,忙道:“算了,还是我来吧!锻炼锻炼,力气就大了!”

  “行了,行了!走吧,拎哪儿?”朱俊阳拎着一桶水,健步如飞,余小草跟在后面小跑着,才能跟上他的脚步。刘总管皱巴着一张苦瓜脸,跟在主子的身后。

  来到仓房后,余小草取出自己准备好的“药水”,倒入水桶中混合后,喷洒在玉米种子上。

  朱俊阳有些不解,问道:“喷这些水,有什么作用吗?”

  “防止病虫害啊!!你看,秋天的时候,肯定有虫子把卵产到土壤中。春天气温转暖,虫子孵化出来,容易啃食农作物的种子和根茎。喷了这些药水,就能避免这些损失了!”

  余小草说得一本正经。其实,药水中的灵气,能够提高种子的出苗和成活率。这些不好跟小郡王交代。如果小郡王不跟着的话,她直接把灵石液喷上去,还折腾什么药水做借口?

  喷洒好“药水”的种子,被送到田间。佃户们领到种子后,由东家示范挖坑的深浅大小,以及植株的距离后,开始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余海和刘虎父子,都比较有经验了,负责在每块田里巡视着,认真记录着每户人家干活的进度和质量。佃户们都是第一次接触玉米的种植,有的人对种植方法领会的不到位,余海他们看到后会及时的指出,并且耐心地教会他们。

  第一天,效率相对较慢。最多的人家,种了两亩多,拿到了八十文的工钱。最少的是李寡妇母子,孤儿寡母,儿子不过才十岁左右。两人虽然慢,种得却极其细致,李寡妇怕弄不好植株的距离,甚至用一根树枝掰成东家说的距离大小,一点点量着挖坑的。这一切,余海都看在眼里,结算工钱的时候,给了母子俩四十文。

  ——————

  假期快要结束了,痛苦的日子即将来临……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次进京

  李寡妇知道东家这是照顾她们母子呢,感激地接过钱,却没有说感谢的话。寡妇门前是非多,她怕村里那些比她们做得多的人家说闲话。不过,她把东家的恩情,深深地记在心中。四十文钱,够她们母子俩吃好多天的了。瘦成一把骨头,只剩下一个大脑袋的儿子,终于能吃一顿饱饭了!

  干活的速度和质量,跟工钱息息相关,佃农们热情非常高,每天天不亮就在田里劳作,太阳下山了才舍得离去。一百七十多亩地,很快就完工了。佃农们很忐忑,常年务农的人都知道,种田只有春耕和秋收时最忙碌,平时只要除除草,浇浇水就成。东家说了,玉米这玩意儿抗旱不耐涝,不需要浇太勤的水。不知道中间闲下来的时候,会不会有工钱呢?

  没容他们有时间思考,新的活计又来了。阳郡王买下的八百多亩地,需要他们这些熟手带着新手去耕种,工钱按照余家的惯例来。那边的地也都请人翻过了,但翻的不是那么精,肥料也没有余家庄子上的足。现在去买肥料也来不及了,余小草只有把灵石水的浓度调高一些,保证玉米的产量不会太难看。

  等玉米都种下地后,余海又按照每家劳动力的多少,把地承包给佃户们照顾,每个月给基本的工钱,一个成年劳动力二十文,等到收获的时候,产量高的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