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作者:平白兄      更新:2022-02-28 07:37      字数:3516
  他是军中孤卒起家,无亲无嗣,缇事厂所得重用之人,必定有过人本事,不然,根本活不久。

  在这用人规律上,他根本无需有什么纠结。

  现今就算娶了小姑娘,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吏部既然将叶安世定为从六品下的朔州司马,自然有其考虑,最大的原因便是这一职与叶安世的资历、能力相匹配。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位置就是适合叶安世的。

  若是叶安世有足够本事,并且能够灵活变通,在朔州司马这一位置上,自然也能立下政绩,以后或会官路亨通。

  在汪印看来,叶安世调任为外官,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是一种难得的历练。

  叶安世是簪缨之家的子弟,以科举入仕之后,先是在秘书省任职,后一直在京兆任职,累至少府监丞一职。

  叶安世,其实并没有在地位为官的经验。

  因其出言为曲公度辩护一事,是的朝官对其印象很好,这便是官声,是一个官员来说极为重要的资产。

  然而在朝中为官,药箱晋为四品以上的官阶,只有官声威望是不行的,必须有与其相配官场资历以及为官本事。

  就任地方官啊……这是一个官员历练得最深刻、成长得最快的地方了。

  如果说,京兆朝堂一汪深水,那么地方官场便是一个泥潭。

  在泥潭摸爬滚打过来了,在深水大海自然就能省力许多。

  每一个朝中官员、台阁重臣,都是从泥潭里面熬出来的。

  叶安世最后能不能在深海中畅游,就看能不能熬过这些泥潭了。

  不过,汪印对叶安世这个岳父的评价还是颇高,相信其最终都会熬过来。

  再者,有他所说的那个五年制约,对叶安世说也心中是一个激励。为了女儿,叶安世定会奋发往前。

  估计这一次外出为官,叶安世会甚有得着。

  不过,世事无绝对,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264章 隐患

  叶绥得知父亲外出为官之后,心中极为不舍。

  但她知道这是父亲官场的必须经历之一,也是人生的另外过程,这对父亲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且,叶家的事情基本已经平息了,现在大伯父回来,还不知道叶家以后会怎样,父亲娘亲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兆,或许是一件好事。

  没错,叶安世外出为官时,会携陶氏一同前往。

  根据大安朝的律法,叶安世这样的低阶官员,自然可以携家眷前往,家眷无须长留在京兆以被监管。

  叶安世没有纳妾,身边自然少不了妻子,同时也为了与地方幕僚交际,在种种考虑之下,便打算带着头陶氏赴任了。

  在离开京兆之前,叶安世和陶氏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定下了叶向愚的亲事。

  叶向愚的亲事,由仪鸾卫副将军余景怀保媒,定了京畿卫果毅都尉姚昆禾的嫡长女姚绛雪。

  姚家乃武官家族,族中子弟都多数都是以武举在军中任职位。

  这门亲事,还是叶向愚自己相中的,而后上禀父母,请了余景怀保媒。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