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节(3)
作者:
平白兄 更新:2022-02-28 07:51 字数:4372
/>
既然太子已经当了二十年多太子,国朝如今又平静,那么便宜静不宜动,没有必要废太子引致人心动荡了。
太子的废立乃是国本大事,轻易不能动,隔壁的大雍朝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初大雍的太子薨了之后,皇子们联合朝中各方势力,都想争得太子之位,大雍的国力也在这些争斗中不断被削弱,以致衰败成如今这样。
殷鉴在侧,所以有关太子废立一事,现在不能动。
良久,永昭帝才点点头,道:“朕的意思也是这样,杨允恭不适合呆在户部了,将他贬至韶州吧。”
他打算平息此事,将废太子一事压下去,当然要处罚奏请此事的杨允恭。——朝官想必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只是,打算是远远赶不上局势变化的,永昭帝的旨意都没来得及传出紫宸殿,朝中便再次出现了大事。
由此事而引起的动荡,就算他身为一国之君,也不能轻易平息了。
第808章 漕运之祸
朝堂这件大事,是江南道漕运出问题了!
漕运的重要性已不用赘说,是连接京兆和江南道的一个重要通道,还是无可替代的通道。
江南道乃富庶之地,有天下粮仓之称,那里的粮食、绸缎等物资 就是通过漕运运送至京兆。
可以说,这是一条强盛钱银之道,现在这条通道断了,对京兆、对国朝会有多大的影响就可想而知。
漕运关系着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令国朝剧烈抖动。
它的重要性,其实也不亚于争国本。在接到禀告之后,永昭帝不得不把注意力都从杨允恭身上移开去。
一个官员奏请废太子其实还不是争国本。相比之下,当然是江南道的漕运比杨允恭的奏疏更重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江南道漕运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差错,现在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怎么连物资都完全无法运送?”永昭帝这样问道,并没有掩饰脸上的怒火。
物资无法运送,这就是说漕运完全中断了,这个结果,永昭帝简直难以置信。
漕运的问题何等重要,此前一直都平稳有序,现在一旦出现问题,就是这么重大的情况。
这说明,漕运出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了,但此前竟然没有官员察觉到不妥。
朕的官员到底在干什么?御史台、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是不是疏忽职守?
户部尚书陈就道正站在紫宸殿中,面的帝王的质问训斥,他只能这样请罪道:“皇上,此事是臣失察,请皇上恕罪!臣已经让属下官员前去查探江南道情况了,具体是怎样的情况,定会查得清清楚楚的。”
此刻陈就道的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江南道漕运有多重要,如今中断运送,对国朝有多大的影响。
陈就道是从户部侍郎晋升为户部尚书的,他这些年一直在户部,对漕运的情况也相当熟悉。
——他是朝中最早发现漕运有问题的官员。
他发现了漕运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所运松的物资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持续已经有两三年了,但是因为这种间隔和减少是逐步、点滴进行的,所以记录这些情况的官员并没有察觉到端倪,就连吏部考功、御史台监察都没有发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