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节(2)
作者:
平白兄 更新:2022-02-28 07:58 字数:4621
时候,心中颇为惊讶:京郊一个小官的奏疏怎么会通过邵世善送来呢?而且,这样的事情,反映至户部就行了。
不管是这个官员的奏疏还是邵世善的举动,都不怎么合规矩。
他打开这个奏疏一看,便明白了为何一个好小官的奏疏会引起邵世善的注意。
原来,这里面的事情竟然与汪印有关!
难怪这份奏疏没有送到户部,而是由邵世善直接递了上来。
邵世善低下头说道:“皇上,这份奏疏原本是要送到户部的,但是京郊出现了那些佃农的事情,奏疏所禀之事与汪府农庄和汪督主有关,所以臣截下了这个奏疏,请皇上恕罪!”
永昭帝看着这份奏疏,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奏疏所禀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京郊那里的赋税粮食逐年递减,原因就在于京郊百姓多次闹腾,并言汪府农庄的佃农都归于他们自己,其它农庄和百姓也应当仿效这个做法。
因此,有不少佃农和百姓都以各种名目少交或者不交赋税粮食,每当官员前去催缴的时候,他们就会将汪府农庄抬出来,这个官员也是没有办法了,才会写了这样一份奏疏。
京郊的汪府农庄……永昭帝是有印象的。
当初京郊这个农庄,还是他赏赐给汪印的,他还有些印象,记得这个农庄占地极大、佃农众多。
汪印并未收取农庄的收成,反而将收成都给了官府和佃农,他同样也有印象。
过去他觉得汪印此举不贪钱财,曾对此大家赞赏,而现在……
仔细想来,汪印这个举动,的确是为了京郊佃农着想,这何尝不是在收买民心?
第1105章 有助
此刻的汪印不知道邵世善进宫递了奏疏,他正忙着处理那些百姓死去的后续。
关押在缇事厂大牢中的百姓已经转移至汪府演武场了,叶绥和朱太医已经为他们一一诊治过了,最后的结果也正如他们所猜测的那样,这些起病百姓的症状和邵家农庄的佃农一模一样。
这种同样的情况让汪印相信,这些百姓之所以起病,必与邵家农庄少了不干系。
这些百姓背后的人是邵家、乃至韦皇后一系吗?
汪印没有下定论,只下令缇骑都动了起来,全力去查探这些百姓的情况,查出在背后鼓动这些百姓的人。
他很清楚,只有确实的证据才能影响到此事的后续,如此才能洗清他和缇事厂的清白。
因此,在京兆的缇骑都动了起来,在这个时候,缇骑们刺探消息的能力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些百丝缕关系都查了出来。
他们顺藤摸瓜查下去,竟然发现了承恩公府的仆从在早些天频繁地进出其中某几户人家,并且还发现这些百姓家有人在承恩公府当差!
像承恩公府这样的人家,得信得用的,自然都是家生奴才,只有粗使仆从才会从普通百姓人家挑选出来,那些死去百姓的家中,便有一两个这样的促使仆从。
从这两点看来,那些百姓之所以胆敢聚集在汪府周围,想来与承恩公府有多少联系。
与此同时,齐适之也给他送来了最新的消息,是在寿康宫再次截获的消息。
这个消息,还是那个与贤妃有了二心的宫女鸣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