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龙入大海 (8)(3)
作者:美丽的蛇      更新:2023-01-20 20:19      字数:4448
�的时候可以随时退入苏联,至少不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北边有面积广大的兴安岭可以作为依托,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也远没有南满密集,对于我们来说,回旋余地相对要大的多。”

  “不过北满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地广人稀,又是高寒地区,虽回旋余地大,但不利于我们长期的坚持。一旦鬼子实施的归屯并户成功,我们也许会被困死、饿死在深山老林。”

  “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修正,是加强训练,以应对今后更加残酷的局面。今儿的战斗你们也看到了,十几挺轻重机枪居然压制不住伪满军的两挺歪把子机枪。不到半个小时的战斗,在兵力、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居然还伤亡了十几个人。”

  “就算对武器不熟悉,但相互之间的战术配合那?为什么在阿什河西岸的战斗中我不敢按照老郭说的从侧面迂回。我怕咱们的部队未接敌之前,自己先跑散了。昨夜的战斗,若是兄弟们之间的配合哪怕在熟练一些,我们也不会出现那么大的伤亡。”

  “伤亡四分之一啊,老郭、老彭,我心疼啊。这些都是从关内一起过来的老兄弟,没有死在鬼子的集中营内,却是死在了一场占据优势的战斗中。这不应该的。”

  “我的计划是先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至少先休整一个月。一是熟悉鬼子的武器,另外就是练兵。至于今后的情况,我们今后再说。”

  “老杨你说的有道理,但在这里气候残酷,鬼子的控制又是极为严密。大家除了你我三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关内人,甚至基本上都是南方人。”

  “在这里不适应不说,就是口音都差别极大。,甚至连一个侦察兵都派不出去。这一张嘴,什么都漏了出去。鬼子这次为什么这么快便发现我们的踪迹,不就是黄大力的口音泄露出去的吗?”

  “老杨,我的意思是我们尽量往关内靠。到了关内,我们有大后方的支援,有地方百姓可以依靠,回旋余地不是远比在这里大吗?今儿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告密的可不一定都是汉奸、特务。”

  对于郭邴勋想返回关内的想法,杨震摇了摇头道:“老郭,你真的以为我们还能回得去吗?从这里到山海关,几乎要穿越整个东北。这中间要跨越多少道铁路,多少条河流?要冲破鬼子多少道封锁线?不用说一个辽河平原我们就很难穿过去。”

  “至于分散返回,更想都不要想。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刚到那里的时候,鬼子挨个给我们照像,建立了档案。而我们在那里却没有搜查到这些档案。我最担心的是鬼子将这些档案送到关东军司令部。以鬼子对东北的控制来看,只要我们的照片在他们手中,我们就一个都跑不出去。分散走,只能被他们轻而易举的再抓回来。”

  “最关键的是老郭,你知道我在石井四郎的办公室查到了什么?我告诉你,鬼子不仅在哈尔滨建立了细菌战基地,还在齐齐哈尔建立了一个毒气战基地。”

  “他们之所以千里迢迢的从关内将我们这些人运到这里,除了部分准备移交给细菌战基地之外,大部分是准备用来进行毒气战实验的。之所以先运到哈尔滨,是因为他们在齐齐哈尔的毒气战基地还未建成。”

  “不仅仅是这两大实验基地,东北还有现在几乎承担了鬼子一半轻武器制造的奉天兵工厂,各大煤矿,鞍山、本溪的铁矿这些日军赖以维持战争的生命线。还有数不清的粮食、木材。老郭,你想想我们是留在这里的作用大还是返回关内作用大?”

  “关内正规国军有几百万人,如今我们十八集团军在敌后也发展的很好,还有那数不清的没有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