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定策(3)(3)
作者:美丽的蛇      更新:2023-01-20 20:21      字数:4565
�敌。而我们的战斗力却是与其无法相比。不要说日军,就是伪满军的精锐,我们都远不如。数量相差太大,若是质量在远不如人,除了最终被日伪军吃掉外,我想不出我们还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形式之下,我们的部队战斗力必须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只有消灭了敌人,我们才能保存自己。若是我们在战场之上都不能消灭鬼子,保护自己,反倒是被鬼子消灭了,我们还谈什么救中国,解放全东北?”

  “我们不仅尽可量的争取时间整训部队,还要选拔一批作风优良,作战勇敢的干部组建一批架子部队。一旦有了机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扩充部队。我们将要面对的形势会越来越严酷,不扩充部队不行。”

  “不仅如此,我们按照原来的预定计划,将所有的班长作为干部培养,战士都要作为班长来培养。我们不仅仅要将现在的部队培养成一支作风顽强,军事过硬的部队,还要将他们当作未来扩编时候的骨架,一旦充实了血肉,马上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说到这里,杨震打开地图道:“我们现在处在张广才岭原始森林的深处,山势高峻、地形极为复杂,既有悬崖绝壁,又有深谷陡坡,为黑龙江地区最突出的高山峻岭。而我们周围又都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基本上是荒无人烟。”

  “这里东与老爷岭、完达山相连,南与长白山相通,进可攻、退可守。虽补给困难,但却胜在地形隐蔽。而且我们手中的存粮足够支撑半年,弹药也足以够训练之用。只要有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我便有信心训练出一支铁军出来。”

  杨震的话音落下,几个人除了郭炳勋之外,李延平与王光宇都陷入了沉思。郭炳勋是搞军事的出身,又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对于政治形势不是很敏感。对于杨震提出的暂停出动,争取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整训,他还是赞同的。

  但对于李延平与王光宇这样的抗联干部出身的人来说,藏在这深山老林之中,与外界不通消息,对于抗联的形势一点不知,却是怎么说都无法接受的。

  尤其现在日伪军正调集大量的兵力对抗联主要活动范围下江地区进行大举的清剿的时候,自己躲进深山老林之中中断与总指挥部联络,他们实在很难接受。

  尽管他们也知道,杨震连战连捷,就算不能将集中在下江地区的日伪军尽数调回,但至少也会吸引其部分兵力回归。虽说不能完全改善抗联的困境,至少也会大大减轻抗联的压力。只是自己这么一撤,消失的无影无踪,日军会不会重新对抗联重兵压境?

  也许看出李延平与王光宇的不豫,杨震摇摇头却是没有说什么。他在后世的时候看过资料,三八年的冬天,抗联虽说难熬,元气大伤,大部失去战斗力,但主力却通过战略转移坚持了下来。

  抗联面临的最艰难的时刻在三九年。也正是这一年,活动在北满地区的抗联二路军、三路军相继失败,一路军损失惨重,各部所剩余的残部相继被迫退入苏联。

  对于抗联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所将要面对的环境的残酷性,杨震虽然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但在后世却也看到了不少的资料。可杨震知道,让一支缺乏训练,在前一段实战之中伤亡也不小,并且没有多少游击经验的部队连续作战,这只能是给人家送上门去。

  只是看着有些愁眉不展的李延平、王光宇二人,杨震犹豫了一会道:“这样,政委、老王,你们从原四军部队中挑出几个得力、可靠的人手,率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带上一部电台,去下江一带寻找总指挥。如果找到,就将他与总指挥部带到这里休整。”

  如果总指挥不肯过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