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同的,甚至陌生的连队在必要的时候协同作战,完全可以按照军衔的高低来理顺指挥关系吗。”
对于郭炳勋提出授军衔的要求,杨震琢磨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道:“这个问题,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军衔的好处,我知道。但现在将干部、战士界限分的太清楚,不利于士气。”
“尤其没有经过战斗的考验,部队档次还没有拉开的时候。你总不能一个部队,二等兵占了绝大多数吧?况且我们现在实行的是供给制,部队不发工资。军衔的高低无法与薪金的收入挂钩,这个荣誉感也就缩水了很多。最起码,士官提军官,与班长提排长,带来的荣誉之间我想差别不会太大。”
“况且,军衔是要上级给下级授予的。下面部队的军衔我们可以授予,但我们的军衔谁来授?按照我们现在部队的数量与装备来说,即便按照日军的标准,你我的职务最起码也是够得上少将了。”
“我们总不能自己给自己授予一个将军军衔吧?这不成了自己给自己脸上抹粉了吗?这个问题还是先放一放吧。就算总指挥授予我们军衔,可他是我们的上级,他的军衔又有谁给他授?这个事情,等打通与关内联系之后再说吧。”
“军衔是要有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如何取得与自身职务相等的能力。没有与职务相对应的能力,就是授一个元帅,又有什么用?不还是一个士兵的水平?”
“至于你说的提高军人的荣誉感与责任心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到位了,再加上适当的激励手段,我想不会因为没有军衔而出现问题。”
听到杨震的解释,郭炳勋琢磨了一下,也发现自己给自己授少将军衔有些荒唐,便笑道:“是我有些过于激进了。只想到军衔制的好处,却没有想到咱们眼下的处境。这件事情就按照你说的,等等再说。”
这段谈话,尽管也是在谈工作,但却是两个人这些天最轻松的一段对话。毕竟与如何尽快让新兵形成战斗力相比,以及解决部队急需物资有无的问题相比,军装样式与军衔这些事情来说还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事情。现在谈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对杨震与郭炳勋来说无异于一种放松。
就在两个人享受着难得放松的时候,专门负责利用缴获的日军守备队密码与佳木斯日伪军联系,迷惑日军的通讯员找到他们将一封刚刚破译完毕的佳木斯日军发来的电报交给了郭炳勋。
之所以在杨震面前,还将电报先交给作为参谋长的郭炳勋,是因为杨震专门吩咐过他,佳木斯日军所有来电必须经由参谋长审阅之后,在回复。所以,这份电报他先交给了郭炳勋。
郭炳勋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这眉头却是越皱越紧。仔细的看完之后,郭炳勋将电报交给杨震道:“这是专门负责给此处日军运输给养的佳木斯日军发来的电报,司令员,你先看看。”
看到郭炳勋神色凝重,杨震接过电报,仔细看了起来。这份电报上明确告诉这里的日军守备队,因一股战力强悍的反满武装很有可能已经进入汤原、萝北、佛山、乌云地界的小兴安岭山中。
因为这里距离满苏边境过近,为了防止因运输给养的火车暴露行踪。本月的补给暂时取消。若是补给缺乏,可以动用库存物资。待事后再向关东军司令部上报使用量,以便再行补充。
同时佳木斯日军还电告这里日军守备队,让他们务必加强警戒。若警戒线附近出现满洲人,可以不加任何警告的射杀。佐佐木到一中将带领的清剿部队已经抵达佳木斯地区,正准备休整五天之后对汤原、萝北两地山林地带展开大规模的拉网清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