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斗小结(2)
作者:美丽的蛇      更新:2023-01-20 20:24      字数:5147
/>
  与六十毫米迫击炮类似的还有作为参照物的三支军队装备的大量冲锋枪。虽然明知道冲锋枪的作用,但手头不多的冲锋枪因为弹药数量过少,除了少量装备给各高级指挥员的警卫员之外,其余的在弹药的问题解决之前,已经全部暂时退出装备序列。

  而且这批冲锋枪缴获的时候,就是已经使用多年的二手货。多年下来高强度的使用,加上保管不善,早已经几乎快达到了报废的标准。就算手头还有部分弹药,但大部分几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

  只是相对于现在一点希望也没有的六十毫米迫击炮来说,冲锋枪这种构造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制造的武器,对于现在手头上有一个兵工厂的杨震来说,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希望。

  而对于营一级来说,重机枪数量与刚入朝时候的志愿军持平,却少于美军以及国军美械师。而营属迫击炮的数量,却又多过刚刚入朝时候志愿军装备最好的一个军,以及压根就没有装备营属炮兵的国军美械师。至于团级编制,虽比美军远不如,但又远好于志愿军与国军美械师。

  当然这个武器配置是在运力充足的情况之下。而实际情况是在运力匮乏的情况之下,营属炮兵因为全靠人力携带,所以编制极为庞大。尽管只有两门迫击炮,但编制人数却达到了六十人。几乎是步兵排的一倍。多余的人手是专门运输弹药的。即便这样也很多的时候,只能保证一门迫击炮持续开火。

  在营属迫击炮增加到六门之后,虽然将原连属炮兵编进了营属迫击炮连,但这补给的压力也急剧增加。人力终归还是无法与驮马以及汽车相比的。

  与迫击炮连类似,重机枪连为了保证弹药供应,编制也大的吓人。各个机枪排的支援班的编制达到了二十人。专门为本排的两挺重机枪携带弹药。一旦携带弹药消耗过半之后,就只能保证一半的重机枪投入战斗。不算战略补给,单单是战术补给就已经成了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最大难题。

  至于手榴弹等一些武器上的问题,杨震也只能无奈的希望自己那个刚刚组建的兵工厂尽快将自己抄袭的后世七七式手榴弹尽快仿制出来。手榴弹的生产相对子弹来说,还算容易,自己现在拥有近千大部为德国造机器设备的兵工厂怎么说也比土法上马的十八集团军那些兵工厂强吧?

  说罢部队武器配置调整之后,杨震将话题一转,又转回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上:“现在对我们来说,最缺乏的便是马匹。我们在山区作战,缴获的那一百余辆汽车,虽然有司机,但是却无施展之地。”

  “而适合我们的马匹又缺乏的厉害。加上参谋长在法司河一线缴获的二百多匹马,和刘长顺在破袭佳绥铁路缴获的二百多匹马,我们手头上的驮马也只有七百多匹。在保障师属炮兵使用之外,剩余的马匹也只能够勉强保证团属炮兵的使用。分发给各营的已经是寥寥无几。”

  “几乎营以下的迫击炮与重机枪只能靠人力运输。就算现有的七百多匹马之中,也不是全部都能立即投入使用。刘长顺缴获的那些马全部都是民用马匹,若是作为驮马使用,还需要训练。”

  “在此次出击之中,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火力,我们甚至动员了大量的步兵协助运输炮弹。但就算这样,在太平川打掉佐佐木到一的指挥所后,我们携带的炮弹也几乎消耗一空。若不是在太平川一战之中缴获了一百多发日军炮弹,法司河一战能不能打的那么顺利还很难说。”

  “我们眼下的基本战术补给能力,别说是按照日军的标准来说,我们相差甚远。甚至与关内的国军相比,连杂牌部队都不如。运力尤其是马匹的缺乏,已经严重的制约了部队的发展与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