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首相致仕(2)
作者:流晶瞳      更新:2022-12-27 16:25      字数:3301
�默点入解元,但其他所有考官都坚持认为,一是一二是二,论及评分,苏默就该点为解元。

  最后官司一路打到礼部,又转而进了中枢议论。

  华言殊倒是很快就明白了下面分歧的因果。陶然和纪皓然都是与苏默相厚的,不让苏默点解元肯定不是害苏默。

  事实上,当两人阅了苏默的书卷后都是纷纷大惊失色。无他,苏默的策论太尖锐了,谁也没有想到在考场里如此低调的苏默竟是发出了这么一篇惊骇世人的文章。

  严格说,苏默的策论是偏题的了。

  苏默所言的奢安之乱深究,将四川贵州两省吏治败坏,行政乏力,政策缺失,汉夷不谐的原因都给道了出来。

  换句话说,苏默将主流吹捧的盛世之象一把撕破,鲜花满锦下烈火烹油的景象鞭辟入里地说了出来,可谓是一丝一毫的情面都没留下。

  就是华言殊了,也不由久久震惊的时候,感觉到了深深的羞愧。

  故而,苏默如此一文出来,实在是太过犀利,太过亮眼了。这个时候再将其推上解元的位置,显然是对苏默不利的。

  反观那些秉持公正之心的考官,心里未必是龌龊地向陷害苏默。但将这事直接捅到中枢的人,绝对是心有不轨。

  想到这里,华言殊也沉默了一些。

  过了不久,华言殊沉吟一声,道:“苏默为解元!”

  场中神色各异,崔玉吉领命退下。

  接着就是山海关总兵吴仁静的奏报,道是建奴退兵后,已经收回宁远城。但宁远城城中继续已空,百姓凋敝,急需支援……

  朝会就在这样肃穆、有序的气氛之中一一走过。

  华言殊却感觉到了不大正常,尽管朝会上的事情大多数都是已经定下来的。但众臣为何却从未反对?

  启兴帝了一眼文国权,却见文国权也是频频皱眉。

  稍待,华言殊扫视着全场,静静思虑起来。

  告病归家的礼部尚书周琦风尘仆仆又重新开始上班了,东府副相顾明也强撑着病体走上岗位,新任的北京国子监祭酒谢屈昂扬而立,精神头很好。

  还有几个熟悉的面孔不住地在启兴帝眼里晃荡,终于,当最后关头轮到首相作总结的时候,华言殊感觉到了不正常。

  叶向高出列,朝着华言殊行礼:“启奏吾皇。臣有奏!”

  “准奏!”华言殊的声音很清朗,冕珠下的面容却难以琢磨了起来。

  叶向高手持笏板,平静道:“臣请致仕……”

  九月的燕京城入秋了,秋高气爽,似乎这就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就在这个心旷怡人的日子里,东府首相叶向高致仕了。

  尽管启兴帝再三挽留,甚至破格七次致仕不允。

  但当叶向高发出第八封奏章致仕的时候,启兴帝终于不再挽留,沉重地提起朱笔允许叶向高致仕。

  致仕的叶向高被封为齐国公,授光禄大夫,领太师衔致仕。当然,齐国公不是世袭罔替的。但太师的确是一个评价极高的职位,换个话说,是等同于宰相的皇帝私人顾问。

  叶向高走了,这位历经三朝长盛不衰的首相致仕了。

  当他在满城权贵的送别下除了崇文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