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2)
作者:
肖申克117 更新:2023-01-11 20:32 字数:4129
蔡小五道:“军上公道!属下必会誓死效命,不敢迨误军令。”
吴大用也道:“跟着军上,不愁没有机会升迁。”
只有郑宝不满意,他嚷道:“我也要当兵!”
“我看等你毛长齐了,再说吧。”吴大用笑道。徐宝不知其意,仍叫嚷道:“我在随军大营中,也找了一班年纪相仿的,他们跟我比武艺,人人都比不上我。要不哥哥封我做他们的首领?”
“我看也行!”刘德笑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不出几年,这些少年人当中就会出现猛将。”
韩奕知道刘德的意思,这跟近世收义儿即养子之风一脉相传。武皇李克用部下就豢养有“义儿军”,此义儿军的首领就是符彦卿之父符存审,属精锐中的精锐,用于冲锋陷阵攻坚拔锐。
他想了想,便点头答应,郑宝便高兴地出了帐,去训练他的少年军了。那些少年不是孤儿,就是义勇军军士之子,是韩奕让他们在饥饿流离中活了下来。
“承蒙诸位看得起,听我军令,而今又各有出身。但将来会是如何?要想真正出人头地,还是沦为平庸,全凭自己。”韩奕扫视左右。
李晖还在徐州城内被当成菩萨一样供着,天天好酒好肉,一班乐人、美女围着,乐不思蜀了。
韩奕在徐州休整了三天,就带着自己的部下驰往毫州。符彦卿听说义勇军不告而别,暗笑韩奕太过小心,他后来常三头五回遣人送些财物,以示恩义。
三月初的光景,正是暮春季节。
义勇军所过之处,人烟却是稀少,疯长的野草丛中,庄稼难得一见。东南兖海群盗猖狂,淮北也是如此,淮北贼帅又有许多投奔淮南唐国。闻义勇军奔来,又见义勇军旗帜鲜明,军士健壮,行动有序,群盗又听说过义勇军的威名,纷纷望风奔逃。
行至宿州北的濉水,蔡小五来报,一支军队挡在河对岸,当中一面大旗,书着“赵”字。
“此乃宿州防御使赵凤。”向导说道。
“赵凤?”刘德稍吃了一惊。
“刘都押牙知道此人?”韩奕问道。
“只是有所耳闻,此人原本也是举童子出身,但本性凶悍,以杀人暴掠为事,沦为贼寇。后来又依附赵延寿,因而也就是投靠了辽人,常在北边为将。此番辽人入汴,他大概是被辽主任命为宿州防御使的。探马报告说,毫州眼下也属他管辖。”刘德回道。
“军上,我等要在毫州站稳脚跟,必须与此人一战。”冯奂章进言道。
“令全军戒备。”韩奕当即命道。
双方暂时隔濉水相望,义勇军正在准备渡河浮桥。宿州军中,奔出一将,正是宿州防御使赵凤,他隔河呼喊:“尔等速速退去,否则我军将半渡而击,令尔等败亡。”
义勇军不管不问,继续砍伐树木,制作浮桥。宿州军隔着河放箭,阻拦义勇军铺设架浮桥。
韩奕皱了皱眉头,蔡小五道:“军上,不如我领一班水性不错的好手,自下游泅渡,从其背后杀去?”
“这太过冒险。”韩奕道,“我若是赵凤,也会有所防备。待天黑之后,再施此计。”
于是,韩奕只留冯奂章停驻在此,大部人马退后五十里安营扎寨,一边继续移地制作浮桥。
子夜时分,韩奕又率众南趋,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