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3)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2023-01-11 20:32      字数:4099
br />
  “韩侄何必如此麻烦。”符彦卿笑道,不管韩奕愿不愿意,向下人命道,“速去将文房四宝取来!”

  韩奕暗中腹诽,这符彦卿还担心自己说话不算话,或者怕自己忘了,竟让自己当场撰表。他顺着符彦卿的意思说道:“这样也好,小侄写好后,就麻烦符公遣人将两表递送河东。”

  说话间,纸、墨、笔、砚已经送了过来,符氏亲自为他磨墨。韩奕略思考了一下,握着羊毫,洋洋洒洒地写了几页蝇头小字,免不了要为符彦卿说几句好话。

  符氏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奏章,见他的行书字字珠圆玉润,宛转流美,神气充足。她惊讶地说道:“妾未想到,韩将军这一手墨宝,真是不错,虽承魏晋前人风韵,但也自成一家。”

  韩奕浏览了一遍自己的大作,却摇头道:“美倒是美,可惜太美了!”

  “将军何出此言?”符氏睁着一双美妙的丹凤眼。

  “在下之字虽秀逸,但阳刚不足,略有浮躁之气,徒具形式罢了。家师常言,在下若是到了五十岁之时,在书法上方有所成就。”韩奕道,“想必那时,正如符公面对千军万马一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气定神闲!这练字也是如此,只有人生练达岁久之时,心智成熟,不为外物所动,能气定神闲,方算臻大成。”

  符彦卿微微一笑,他对这话题不感丝毫兴趣,捡起奏章看了一遍。

  “将军真了不起,竟有这般见识。”符氏却称赞道,“不知令师是哪位高人?”

  “家师不过闲散野人,名讳赵孟頫,向不为世人所知。”韩奕搪塞道,“赵师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楷法深得《洛神赋》笔意,集魏晋、唐名家之大成。家师闲云野鹤,已经不告而别青州,只可惜在下仅能学其形式罢了。”

  “令师真是高人,可惜不能闻达于世。韩将军可不能忙于军务,荒废了这一手好字!”符氏道。她竟担心起韩奕将来的书法成就来。

  符彦卿放下表章,笑呵呵地看着韩奕,心中却是浮想联翩。他见韩奕在表章中,都给刘知远选好了三条率军南下路线。大意是说,晋、陕已经为河东所有,刘知远若从此处南下入洛、汴,必受夹道欢迎,河南则如探囊取物;或者从天井经潞州出发,奔赴孟津,山路险窄,粟少兵残,虽最便捷,但只是次优良计;若是自太行井陉,攻略恒、魏二州,则北虏在河北爪牙众多,道路迂回,坚城不少,粮草不济,难以取胜。

  韩奕现在是忠臣,忠臣给自己那素未谋面的主子指路,却是出自都押牙刘德的手笔。刘德昔年为李克用、李存勖帐下军卒时,征燕平梁,这三条路都曾走过多次。

  “贤侄何时出发?”符彦卿对韩奕的称呼变得亲近了不少。

  “四月初七!”韩奕回道,“卑职为东南招讨使,若总是停驻在毫州,将来怕会惹来闲话。”

  “好,到时老夫为你饯行!”符彦卿道。

  韩奕见正事谈完,就起身告辞,忽然又停下了脚步:

  “符公与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天平军节度使李守贞私谊极好?”

  “我们曾同殿为臣,又常并肩作战,如今老夫与他又是儿女亲家,私谊确实不错。”符彦卿讶道,“韩侄为何要提起他?”

  “杜威胆小如鼠,身为皇亲国戚,以十万大军尽降北虏,又将储藏百万粮、甲献于北虏,甘当小卒引寇南下,灭毁父母宗邦,罪恶滔天。李守贞又是其副手,可谓是为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