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3)
作者:
肖申克117 更新:2023-01-11 20:35 字数:4368
�见罪之人,除十恶五逆、官典犯赃、合造毒药、劫家杀人正身外。其余除放”
“陛下圣明,”群臣们又起立高呼。
结束了仪式,酒又过数行,殿内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唯有殿内的酒食分配不均,令人不满意,文官们觉得太过丰盛,武人们还觉得食欲没得到满足,因为执事太监们没有经过刮练,遇此大宴,虽然忙碍手忙脚乱,却失于察视。杨猜当场痛斥太监执事们,将太监们吓得半死。
“联以幼冲之龄。荣登九五,正值天下多事,幸有宰执杨公、苏公。大将史公、郭公,三司史王公等股脑之臣,为联分忧。”刘承估高声赞赏道,“值此佳期,诸卿不如替联向宰执敬酒,以示敬重。”
刘承佑发话,众臣们也觉得趁此机会向杨邻等人巴结,机会难的。纷纷起身离座。一时间阿谀奉承之辞,在大殿内乱飞,刘承估看着人头攒动,忽然又觉得自己不是主角,成了旁观者。
茶酒使郭允明等见皇帝有不悦之色。轻咳了一声,殿中方才安静了
来。
刘承结的目光在高行周二符彦卿等藩镇节度使的身上一扫而过,然后又在高行周的身上停留:“郜王镇天雄大镇,劳苦功高,联心实慰。今郜王不辞劳苦,亲自入朝为联祝寿,联无以回报,宜赐锦袍、金带、御马
高行周历经数朝,这样的场面经历过无数次,见皇帝亲口嘉奖,连忙拜谢,既没有受宠若惊之状、也绝无轻视之意。符彦卿等也受到皇帝的亲口嘉奖,各有如高行周一样的封赏,只是皇帝与宰臣们绝口不提移镇之事,一团和气。此番来朝的节度使们,也心知肚明。折从阮远居西北府州,甚至举族来朝,就等着奔赴新镇,也免了来回奔波折腾。
刘承佑最后将目光投到饰真的身上:“听闻郑州吏民,上万言书诣阙,欲为韩卿立德政碑。”
“臣虽立微功,不敢承此厚爱。”韩奕回道。
“前月汝州刘审交卒,汝州吏民诣阙上书,言刘审交有仁政,欲留葬汝州。州人又欲立祠,岁时祭享。”刘承伤道,问太师冯道,“联欲请太师为刘卿作哀词。太师意下如何?”
冯道心说在这喜庆的日子。谈一位逝者。似乎有些别扭。不过皇帝既然能记住一位有仁政的臣子。也是一件好事,冯道说道:“朝廷之制。皆有旧章,牧守之官,比无增典。 倘若有殊异政绩者,惠及黎民百姓,生有令名,殁留遗爱,岂能拘泥于旧章?老臣愿为刘汝州着词六章,以示陛下恩典。”
“汝州为近辅,号称难治。自刘审交为汝州防御使,尽去烦弊,宽政爱民,功德无量。臣以为,不如特赠太尉,以示褒奖。”杨那道。
冯道连忙说道:“杨相公说的是。不过冯某曾在刘汝州身边为僚佐,我观刘汝州为政,并无殊俗之处。”
“太师这是何意?”杨那奇道。不要说杨邻,殿中群臣均以为冯道这次难到要当众唱反调不成吗?这样太让人惊讶了!
“刘汝州为人,廉平慈善,无害民之心是也。刺辽、磁,治陈、襄、青,皆称平允,并无殊勋,其治理汝州,又岂有异于他州?民祖不能减,继役不能息,寒者不能衣,馁者不能食,但百姓能级汲自乐,盖官不扰民而已。刘使君身死之日,黎民能怀感其德如此,为其请立碑祠,只是因其不剥民不扰民不害民,凡事遵循公章,不谋私利,谨身节用,安俸禄、守礼分!”冯道不顾群臣侧目,侃侃侃而谈:
“今天下戎马之后,四方凶盗之余,赋敛频繁而人民稀,黎民怨声载道。刘使君不过以公慈廉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