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披甲4(3)
作者:
肖申克117 更新:2023-01-11 20:40 字数:4311
�打尽”韩奕请命道。
郭威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禁斥道:“你几时学会了夸口?”
“以三年为期,臣愿下军令状”韩奕无所畏惧,直视着郭威,“陛下若不满意,臣再以项上人头担保!”
韩奕的誓言,让郭威既喜又惊,更多的却是怀疑:
“朕本想命你协助折从阮平定庆州之乱,再震服夏州与延州,并无挑起大战之念。朕却未想到你的胃口却是如此之大”郭威道。
“陛下,在旁人的眼中河西不过是化外之地,身处群番之中,灵州每年光耗费的招抚群番钱财,就花费六千万,所以朝臣们大多认为灵州是个大包袱,或者说是个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也就是每年可以通过与番人互市得到三五百匹良马。可在臣的眼里,灵州却是一块宝地”韩奕解释道。
“何以见得?”郭威问道,“朕记得去年凉州留后折逋嘉施上表请帅于朝廷,朝廷张榜纳贤,举朝内外,数月竟无一人自荐,天底下竟有人不愿做节度使的,皆因世人畏惧西北的苦寒与番人的难制。到最后,还是王秀峰举荐了申师厚,这才成行。”
“那臣便说说凉州吧”
“怎么又说起凉州了,你这脑袋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是陛下先说起凉州的”
“好吧,难道凉州在韩子仲的眼里也是一块宝地?你去做河西节度使吧”
“陛下可知道今年汴梁玉器的价钱,只及往年的三成吗?”
“怎么又说到汴梁了?朕哪知道玉器价钱”
郭威要有暴走的迹象。
“好吧,臣就从汴梁玉器卖价说起,冯太师今年年初时曾向陛下进献了两块玉制的宝印吧?”
“传国玉玺已经不知所终,据说当年晋主引辽兵入洛时,传国玉玺随末帝从珂葬身火海了。冯太师历经数朝,无数次见过传国玉玺,他就替朕仿造了两方。”
“陛下这两方印玺,所用玉材其实是从西域回鹘商人手中购得的。如若在平时,自然价钱不菲,自晋、汉以来,回鹘人每至京师,朝廷都禁止胡商与百姓私下买卖交易,其所有宝货皆由官家购入,民间百姓若敢购买定当问罪。”
“嗯,朕曾下旨,凡胡商来我朝,任其私下交易,官府不得禁诘。朕还是个军头时曾听说,这些胡商打着进贡的名义入觐,那甘州回鹘人还自称是我中国外甥,朝廷为了体面,动辄回赐数万,远超其所献宝货。朕为皇帝,穷的很,就不需要这些体面。”
“陛下英明所以,京师玉器因可以自由买卖,价钱跌去了七八成,而冯太师因而可以用较低的花费为陛下购得两块最上等的玉材。”
“这跟今天说的军国大事有关系吗?”
“当然有。玉器因供小于求,因而价高而难求,反之若供大于求,则价低而易得。由此可见,正常商业往来才是平衡物价的必要条件,西域的的玉石、宝马、波斯锦、青冈砂等等皆是我中原所需,而我中原地大物博,更有许多令胡商艳羡的物产,一匹绸缎在西域番国可换得宝马百匹。臣观江南风物,商业尤盛,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假使我朝能令河西商道通畅,则每年光是关税便是很大一笔进项。”
郭威沉思,颇为意动。
“朝廷若要保证商道通畅,则必须将灵、凉牢牢控制住,回鹘商人又抱怨党项人常常截断商道,从中收取重赂。臣又听说河西沙、瓜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