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山庄变故(一)(2)
作者:
苏诀 更新:2024-12-05 08:32 字数:3352
>
许开阳悲凉地呵了一声,反击道:“那时的徐家人,均被囚禁在天牢中不见天日,哪里来的本事去妖言惑众,扰乱民心?再者说,我父亲母亲只是一介草民,常年隐于山中耕种,连王朝更迭都不知道,你们为何连他们也杀?”
“依我看……”
宝剑指着白翳真,由于激动和愤怒,手指都是抖的:“分明是你投靠南府国后,生怕南府国的狗皇帝怀疑你有异心,急着向新朝献媚,才牺牲我们徐家人吧?”
“住口……”
面对指责,白翳真面子上挂不住,暴怒起来:“徐家逆贼,现在还敢猖狂,你想反么?”
周围前来赴宴的客人鸦雀无声,平时对白翳真和天衡道宗谗言献媚的人,居然也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我觉着奇怪,毕竟这可是他们讨好白翳真表忠心的大好时机。
可注意到他们脸上的神情,肃穆之中流露着悲切之色,才恍然大悟,所谓谗言献媚,仅是为了生存,然而人生在这个世上,但凡还有一点良知,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在南府国和北朝的战争中,他们选择背叛故国,帮助南府国,是因为北朝的皇帝昏庸无道,致使百姓民不聊生,而在白翳真和徐家人中间,他们又明显是倾向后者的。
若非万不得已,没有人会轻易背叛故国,去拥立外敌为主,可他们做不到的事,却有人做到了。
用自己全族的性命,守护中陆神州,北朝上国最后的尊严,也让他们即便是输,也不至于输得太过难看。
此为大义,别说这些北朝旧人,即便是南府国的人,提及此事也不免动容钦佩。
徐家的事,白翳真的所为确实有失道义,若不提及,大家平时碍于天衡道宗的权势,即便有所怨言,也不会表露出来。
但如今被徐家的后人拎出来,就像在天衡道宗和各派之间割下一刀,让原本仅靠利益维持的盟友关系,更加离心脆弱。
白翳真也是明白这点的。
所以他急着稳定人心,让自己看起来理直气壮:“本宗如此做,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是你们徐家不识抬举,咎由自取。”
“好一个为了百姓,为了朝廷……”
许开阳嘲讽一声:“我有证据,当年康定王爷得知徐家的事,本意劝说皇帝将徐家人流放出去,皇帝的旨意还没下出,你们天衡道宗就对我们徐家下了杀手,因天衡道宗草率行事,诛杀徐家之事,南府国的皇帝和朝廷这些年来饱受诟病,百姓们虽知道是天衡道宗下得杀手,却也知道天衡道宗听从皇帝的命令行事,白宗主如此聪明,这种事情不会不知道吧?既知如此,仍一意孤行诛杀徐家人,为自己的前程铺路,白宗主敢说对南府国忠心耿耿,在你心里,臣民百姓,优于你自己的锦绣前程?”
我觉得,这个许开阳真是聪明,在如此混乱愤怒的情景下,还能保持如此冷静的头脑,反击白翳真的话,堪称刀刀致命。
同时,心里又有点疑惑,南府国的康定王爷,那位小侯爷李东阳的父亲,为何在那样紧张的时局中,选择力保维护徐家人?
从进入洛河城开始,李东阳这个名字,就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耳边,从不同的人那里听说他的事迹,却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白翳真良久说不出话来,脸色青黑,见周围的客人均窃窃私语,对他微词议论,只能断喝一声,抽出剑来,指着许开阳道:“今日舍妹夫家喜宴,本宗不想多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