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我从南州来()
作者:沈三娘      更新:2023-01-25 10:09      字数:2067
  天,更冷了。一夜的时间,竟然下起了雪。

  清晨,雪已停。冬日里初升的太阳,照耀着被白雪覆盖的元和小城。没有鸡鸣,没有狗吠,宛如一个人间仙境,不受尘世的半点打扰。积在路上的雪,印有人们的脚印。是的,起早赶路的人是不会被这点风雪阻挡了前进的脚步,更不会流连美景而忘记自己的目的地在何方。

  “今年的第一场雪要比以往来得都早一些。”年长的行商感叹到。

  “是呀,天气真冷,多亏老哥你想得周到,在镇子上的酒肆喝壶暖酒再赶路,现在身子暖烘烘的,走上半天路是没问题的。”年轻的行商佩服年长的行商有充足的商旅经验,想借着一路同行的机会多向他学习,为自己增经验长知识。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乐天在《琵琶行》中描写的商人模样,给他们一个重利的标签,但谁又知道他们离开家人独自远行经商的寂寥困苦。听到有人向他请教,年长的行商暂时忘记了这种寂寥困苦。此时的他很高兴孤独的旅途有他人相伴,半点不吝惜地分享起自己多年在外做生意的经验。两个结伴赶路的行商边走边聊着天,他们为了能多走点路,都是趁天微亮之时就辞别离家。可能他们的孩子还在梦乡,妻子独自站在门口目送他远去。

  迎面有位戴剑的人走来,和行商们擦肩而过。

  “两位留步。”行商们听到有人喊住他们,都回头看去。只见这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衣衫褴褛,脸色惨白,僵硬得没有一丝表情,冻得红肿的左手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把剑。剑锋未出鞘,看来没有什么恶意。两个行商见他是这幅打扮,料想是连夜冒着风月赶路的侠客,不敢不上前答话。年长的行商问道:“这位壮士有何见教?”

  “烦问老哥,前面的镇子是否就是元和镇了?”这人也是客气得很。

  “正是元和县治,元和镇。”年长的行商答着话,伺机查看着这人。

  “听壮士说一口官话,是外乡来客?”年长的行商是元和人,听口音不同之人就料想是外乡来的。

  这人愣了一会,犹豫了一下,“外乡来客。”说完,这个人也不再言语,若有所思地站在那里。

  “壮士,壮士要是没什么事了,我们兄弟俩人就继续赶路了。”年长的行商心里想着,看着人模样不像是什么绿林好汉,也不知是何方神圣,还是趁早离开的好。

  “多谢老哥,请便。”这个人拜谢。

  元和镇的清晨还没有被喧闹所惊扰,街上的行人也不是很多,只有路边卖货郎的叫卖声,还有街边几家酒肆里传来悉悉索索的扫地声。

  卖烧饼的老翁踏着雪穿街走巷,叫卖吆喝,难得引来一些行人和老主顾的光顾。他总是在平时生意最好的酒肆外面放下扁担,等候着更多人来买他的烧饼。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酒肆外多了个蹲在雪地里蓬头垢面的年轻人。

  “年轻人,来吃个饼吧!刚从家里烙的。”卖饼的老翁拿起两个饼递给蹲在一旁的年轻人。这人显得很惊讶,急忙伸手去接,伸到半路却又缩了回来,两手相互搓着,把脸转了过去。

  “看你又冻又饿的样子,快来吃饼吧!”老翁不放弃,更近一步,拿着饼蹲到这人面前。这人依旧不发一言。老翁又说道:“拿去吧!”

  “我身上没有钱。”这个人嘴里蹦出几个字,脸却还是没有转过来,显得很没有礼貌。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尽量不让烧饼进入他的视线,摧毁他最后一点点拒绝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