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后(2)
作者:沈三娘      更新:2023-01-25 10:12      字数:3207
�,但她都能一一化解,自己这几年也成长了不少。不知为何,王月英想起了家,那个曾经模糊地停留在幼年记忆中的家。有高大爽朗的爸爸,有温柔贴心的妈妈,还有活泼的小黄狗。想着想着,不住地落下泪来。

  “娘亲,为什么哭了?”

  陈博洵从房内走出来便看见自己的母亲独自一人站在屋檐下默默流泪,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直接问了出来。这一问倒是让王月英吓了一跳,不想自己思乡的景象竟然被儿子看见。她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微微转头对陈博洵说道:“无他。”然后又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娘亲,娘亲是想家了!”

  “想家?这里不就是娘亲的家吗?”陈博洵觉得奇怪,脱口说到。

  “娘亲想得是自己的······”王月英欲言又止,片刻之后微笑着说道:“是啊!这里便是我的家。有你和阳阳在的地方就是娘亲的家。”

  “还有爹爹,爹爹也要在。”陈博洵补充说。

  “好好好,还有你爹爹。”王月英笑着回答。

  像这样母子间的谈话机会其实并不多,在王月英来上国之后的记忆中,除了上次责问陈博洵私逃学院的时候单独谈过话之外,这次屋檐下的对话是第二次。谈话间,王月英记起自己答应陈博洵上学的事情,就问陈博洵:“博洵,你还想回书院读书吗?”

  “博洵想回书院读书。”陈博洵毫不犹豫地回答。

  “去别的书院或者娘亲为你在家找位先生单独教你可以吗?”王月英问。

  “博洵不愿意去别的书院,也不想别的先生授我学业。我在书院的几月时间里,感觉书院师长们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书院师长们待我有一份情意,我对青阳书院也有了一份情意,博洵不想再拜别的门下,学其他学问。”

  “可是他们赶你出书院了。”

  “这也是博洵私自出院所致,怪不得师长责罚。无规矩不成方圆,他只是按书院的规定而行罢了。”陈博洵与自己的这番对话着实让王月英惊讶,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强的规则意识,谈论事情还能上升到情理的高度,看来青阳书院真是有两把刷子,不服不行啊!

  “那娘亲答应你,等处理完赵汉叔叔的事情,娘亲就再去书院拜访,一定要书院重新收你读书。”看着王月英坚毅的眼神,陈博洵不住喜上眉梢,拉着王月英的手不停地谢她,差点就要跪下磕头了,被王月英及时拦住,但是王月英在心里打定主意,下次就算是下跪央求也要让陈博洵重新回到书院。

  过了两日,邢捕头来酒庄告诉王月英,第二天赵汉便要和南山县的三个捕快们一起押回南山县了,问她是否要去送行。王月英告诉他自己回去送行,还打听了一行人启程的时间地点。

  第二天,元和县城外的十里亭。简朴的凉亭是当地人送别远行亲友的固定场所,离此地不远的岔路口将官道一分为二,分成南北两个方向。冬日里天气渐渐寒冷起来,不时地还飘起雪。押送赵汉和南山县的三个捕快的队伍已经来到十里亭休息,王月英迎上去和领队的捕快寒暄一阵又为每个人送上一牛皮囊桃花酒,说天气寒冷,路上喝点桃花酒暖暖身子。一众捕快衙役们听了都十分高兴,桃花美酒名扬在外,他们早就想尝尝了,只是囊中羞涩买不起,现在有现成的送上,当即接过来喝了一口,却暗自想跟别的酒也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有点酸。难道桃花酒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这点酸吗?众人不知说些什么好,脸露尴尬之色,纷纷道谢将酒囊收了起来。

  王月英见他们尴尬的表情想再问缘由,又见在一旁带着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