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西安事变(3)
作者:天宇星      更新:2023-03-24 16:02      字数:5756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在谋划如何整治张学良。12月9日,蒋介石给邵子力写了一封密信,要他通知《大公报》,发表撤换张杨的秘密指示。

  12月10日,蒋介石召开了一个没有张学良和杨虎城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最后确定了“剿共”的计划,解除张、杨的职务,将东北军调往福建、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中央军充当“剿共”主力,定于12日颁布向红军发动总攻击令。

  蒋介石的军事活动使张杨发生疑惧,他们感到蒋介石对他们已不信任,不重视他们了。尤其是张学良与蒋介石的政治矛盾已公开化,最后摊牌的时间已迫在眉睫。

  12月11日,张学良仍不动声色,一切如常,白天他来到华清池见蒋。蒋介石照常召见、安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将领,申斥办事不力的人,按他的原计划,12月12日他将离开西安回南京。

  11日晚,蒋介石在临潼举行一个告别宴会,张学良参加宴会,并始终陪伴在蒋身旁。晚宴结束后,张学良亲自开车送几位军政大员赶往新城大楼,参加以他和杨虎城名义举行的招待会。

  新城宴会在晚10点结束后,南京来的军政大员们个个酒足饭饱,醉意醺醺。张学良、杨虎城送走客人后,马上返回各自公馆,宣布兵谏计划。

  12日凌晨2时许,担负扣蒋任务的白凤翔、刘桂伍、孙铭九、王玉瓒等分乘汽车、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向临潼驶去。

  当王玉瓒率陈旭、马体玉等多人冲进二道门时,蒋的侍卫惊醒后,凭借门窗拼命抵抗。顿时枪声大作,子弹横飞。

  王玉瓒和陈旭利用黑暗角落、廊柱,翻过荷花池,绕道贵妃池,跃到五间厅前平台上。一见蒋住的三号门半开着,他们就飞步闯进卧室。发现蒋刚刚逃走于是王、孙便带兵在骊山展开了大搜索。

  最后,孙铭九在骊山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蒋介石,只见他全身冻得发抖,蒋抬头看了孙一眼又赶紧避开,说:“你打死我吧。”

  孙铭九说:“不打死你,叫你抗日!”

  此时,蒋介石脸色苍白,赤着双脚,上穿一件古铜色绸袍,浑身都是尘土。

  12日上午8时半左右,唐君尧、孙铭九、陈旭等人把蒋介石押送到新城黄楼。

  上午9时左右,张学良来到新城黄楼,看望蒋介石,向他说明兵谏的原因。蒋见张来神色突变,呆坐椅上长吁短叹。

  当张学良说完,蒋才讷讷地说:“你既为了国家,应先送我到洛阳,送我到洛阳再谈。”张学良继续说:“今日之事,岂容搪塞了事。我们仍希望你勇于改过,群策群力,共赴国难。如果仍执拗不悟,坚持己见,就只有让群众公裁了。”

  蒋介石一听由群众公裁,坐直了身子对张学良叫道:“过去我对你那样好,现在,你意想把我交群众公裁,你既然说是为国家,你还是把我先送回洛阳再谈。”说完后,蒋就闭目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谈话没有什么结果,张学良辞出。

  当天中午,蒋介石向宋文梅提出,他要见陕西省主席邵子力。事变后,那邵子力被软禁在西安绥署卫士队队长室内。听说蒋要见自己,邵便来到新城黄楼,见到蒋介石,邵亦开始劝说蒋抗日,否则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变故。

  邵子力离开后,蒋介石提笔给宋美龄写了一份像遗嘱式的电文。全文如下:

  美龄吾妻:

  余决心殉国,经国、纬国吾子即汝子,望善视之。

  蒋中正二十五年十二月二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