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战俘们的自救(3)
作者:
鲁东道夫 更新:2023-04-03 12:11 字数:4622
作为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国,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同样的,西摩尔中将也感到深深的忧虑。哪怕不能随时出去交流,通过报纸和广播,他也搜集到大量的最新信息。从中他可以判断出,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变革,从一个落后蒙昧的农业国,朝着工业国大幅度的挺近。
一个月来,他跟随不同的战俘劳动工作队走遍每一处工地,亲眼目睹规模空前的建设正蜂拥而上。仅仅是天津一个地方,就有钢铁、造船、化工、机械、兵工等大量重工业全面上马,每一个的规模都大的惊人。
以西摩尔所知的几个确切数字,天津码头新建的泊位最大可以停靠五万吨的船舶,造船厂的船台有一万吨、两万吨甚至更大的,这足以表明中国人的野心。
而那座钢铁厂和化工厂、水泥厂的总规模,据说至少是五十万吨以上!这意味着可以一次性的填补进口的空缺。至于机械加工,蒸汽动力的农用、工程用和商用机车正迅速的增加,两轮、三轮车的产量数以万计。
代表着现代文明的交通和电力,其成果更是让西摩尔感到惊讶。西方国家也不过才刚刚开始推广交流发电和照明,这里却已经应用在工业生产当中,而透过某些消息可以判断出,中国甚至已经开始做远程输变电!所用的发电机和各种设备材料,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再联系到性能惊人的战舰,西摩尔中将可以断定,现在的中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成为一个工业强国的基础。假以时日,只要他们培养出足够多的知识人才,以多达四亿多的人口基数,崛起为世界强国并不用太久。
作为英国殖民主义的急先锋,西摩尔很清楚,一旦现在的革命军政府站稳脚跟,占据半壁江山,这个国家将不可逆的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那之后,大英帝国在远东的一切部署,将变成空中楼阁。
所以,在其他人愤怒的谴责看热闹的民众时,他却在暗暗的担忧。因为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没有得到来自国内的肯定答复。到底什么时候把他们这些人赎回去,国会还在争吵,没个结果。
西摩尔很清楚那些贵族老爷们的心态,他们前期很难接受可怕的失败,确定之后又对突如其来的敌军实力变化感到茫然毫无头绪。而当他们试图通过远东的外交家们搜集更准确的情报,以此来作出新的判断时,却又轻易的受到野心勃勃的外交人员的误导。
在几次会面中,中将先生发现,无论是新任大使宝克乐,还是作为副手的窦纳乐、宝士德等人,脑袋里装的仍旧是殖民非洲的那一套理论。对中国的看法,依旧停留在前两次的胜利中。相对于保守派们的和平外交,他们更倾向于以武力震慑,然后毫无顾忌的敲诈勒索乃至瓜分,把中国搞成第二个印度殖民地。
哪怕遇到这样一次空前悲惨的失败,外交家们仍然觉得可以从谈判桌上勒索到足够的报酬。结果,当他们傲慢的发出威胁时,那位神秘的杨先生毫不客气的把他们晾在一边,一等就是一个月!
在电报可以随时沟通全球的时代,一个月居然没有任何进展,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不管各国怎么威胁,以杨浩为首的革命军势力依旧不为所动。被寄予厚望的清政府,一点忙都帮不上,京城里的官员勋贵跟无头苍蝇似的没个主意,各地的督抚却明里暗里的绸缪军事力量进行事实上的格局。
整个局面真的是,糟糕透顶!
“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们必须想办法自救。否则光是欠下的借款就还不清。”
一想昨天财务官拿来的统计数字,西摩尔中将苦笑着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