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五节 为爱虔诚祈愿焚香拜佛(2)
作者:竹茶      更新:2024-09-22 09:08      字数:7215
藏。

  龙华寺建筑为宋代的珈蓝七堂制。中轴线上第一进为弥勒殿。因龙华是弥勒的道场,所以第一进为弥勒殿,不同于其他寺院一进为天王殿。弥勒殿檐悬挂的是所书“龙华寺”匾额。弥勒殿为单檐歇山式,一对石狮蹲踞殿门两侧。

  底座为须弥座,须弥座上雕有百花之王牡丹、百鸟之王凤凰、再加百兽之王狮子,所以叫三王狮,有三王狮的寺庙规格都是最高的。石狮两侧有一对石灯,底座为须弥座,上为灯亭,象征佛法大放光明,佛教灯灯相传。

  弥勒殿正面墙上有“九狮”砖雕,殿后墙上有麒麟送子砖雕。安初遇进入弥勒殿,迎面正中供奉着笑容满面、袒胸露腹的弥勒的化身布袋和尚。弥勒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于佛入灭,上升兜率天弥勒净土内院。

  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向天人说法,广度上、中、下三根众生,谓之“龙华三会。”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的楹联。

  大殿后边两侧供奉着十六罗汉塑像,神态生动、庄严。罗汉是个佛教的果位等级名词,即梵文中阿罗汉的简称。佛教教徒修行荣得罗汉果位,是指其福德智慧超过人间,断去杂念,脱离人间之俗,而入空定。

  果位分为初,二,三,四等,四果为最高等级。佛在世说法45年,日常随佛听法弟子中,共有1250人,全部荣得罗汉果位。

  其中最突出的共有十六位,这十六位罗汉是:左:智慧第一,头陀第一,答问第一,义持第一,多闻第一,供养第一,教化第一,寿命第一。右:神道第一,议论第一,无乱第一,仪容第一,密行第一,福田第一,星宿第一,天眼第一。

  这十六尊罗汉不仅姿态不同,面部表情是更个有特色,有微笑,有沉思,有威猛,也有毫无面部表情,但对之凝视较久,又似乎是若有所思,十分逼真。

  三世佛背后是海岛观音的大型壁塑,取材于善财童子求法的佛教故事。善财生下来的时候很不同寻常,有许多的金银珠宝涌现,但善财不爱财,认定要学佛法。四处向诸佛求法,先后向53位佛和菩萨求教,佛教称“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求教的第27位菩萨是观音菩萨,塑像的正中是慈禅的观音菩萨在大海中巡游,意为在无边的苦海里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画面上有许多两手合十的小善财正在向各方求教。

  这一幕就是佛祖两千五百年前在灵鹫宫**、文殊普贤助法、二十天神护法、十八罗汉传法、观音持法、童子求法的恢宏盛况。

  在观音右边的是龙女。传说东海龙王三太子有一次变成鲤鱼出游,不料被渔民捕住捉去到集市上卖。观音见鲤鱼眼中流泪,便让善财将他买了回来,放入海中,三太子的女儿为了感谢观音发愿跟随观音,成为观音的右胁侍。

  明吟咏《大雄宝殿》曰:大雄宝殿坐毗卢,万姓争燃香火炉;白象普贤侍座右,青狮妙德永相;华严三圣空中色,般若真宗有里无;罗汉威灵神通显,诸天护卫作歌舞。

  殿内还陈列一口明朝万历十四年铸造的寺钟。大雄宝殿的西厢房里,安放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玉佛,高1。5米,头上、身上镶了许多玛瑙、翡翠、宝石,眉如新月,慈祥端正,是香港佛教徒从缅甸请来送给龙华寺的。玉佛殿内楹联两副。第一排柱悬挂一副:

  道不远人,切忌认影迷头,向外寻觅;心原是佛,但向回光返照,直下承当。第二副悬挂在第二排柱上: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存;妙相圆融,即色即心,遍十方而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