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五节 为爱虔诚祈愿焚香拜佛(3)
作者:竹茶      更新:2024-09-22 09:08      字数:7215
  大雄宝殿之后是三圣殿,殿前有一幅楹联“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赞扬佛祖是“大慈悲父”,开悟和救助世人,功德无量。

  殿内供奉三尊金身“西方三圣”,中间是接引佛“阿弥陀佛像”,左胁侍为观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无量光佛”。他有十三个名号,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负责接引信佛的人往“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阿弥陀佛右手下垂,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金莲台座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座位,净土宗将他分成九等,称九品莲台。

  安初遇入殿跪拜,第一排柱悬挂楹联一副:主伴庄严,接引众生,同归极乐国;愿行成就,超登上品,亲觐大慈尊。

  与别的寺院不同的是,这里的观音菩萨是男相。在印度佛教史上,观音本是男的,传到华国后,从南北朝时期起出现了女相,唐代后女相盛行。

  为了烘托“西方三圣”的殿堂气氛,三圣殿的陈设,雕塑也与之相配,如像前悬挂带有莲花图案的幡,及殿上到处雕塑莲花图案,因为净土宗又称“莲宗”“莲花”是净土宗最形象,最生动的标志。

  三圣殿上有“莲花远被”莲风远被一匾,说明净土宗所举一家之风必将远盖四面八方,该匾由华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所书。殿上第二块匾为所书“清凉地”“清凉”指四方净土,没有污垢,三个字点出了净土信仰。

  三圣殿内有两件珍贵文物,一是殿前左前角悬挂的一口宋代云板,击之以报时。二是殿前右角悬挂的一只清代鱼梆,击之以告众僧用餐。

  三圣殿的西侧是观音堂,堂内有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像、千手观音和代表天神、人类和鬼怪的大功德天、波斯匿王、八部鬼众。观音堂旁边,五百罗汉济济一堂,金光闪闪,正中墙上是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讲经说法,旁边有麋鹿献灵芝和猕猴献桃。

  左边是他的大弟子摩羯迦叶带领七位弟子,右边是接班人天冠弥勒也带领七位弟子,下有五百罗汉传法,两侧是四大菩萨助法,还有关羽韦陀护法。

  龙华寺的方丈室属硬山建筑,在封闭庭院内。是寺庙方丈接待贵宾,布教**之处。室之正中挂着释迦牟尼法身像,墙东端有达摩祖师枣木雕像,墙西端有伽蓝神关羽枣木雕像。

  在龙华寺的东北还有一座楼房,原是龙华寺的库房,门前两旁柱上有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夀生姜辣万年”。

  楼前是花园,有牡丹园,其中一株百年牡丹,是从杭州东林寺鲁智深墓附近移来的,原是清咸丰年间所植,已有140余年的高龄了,每年谷雨后开紫花,雍容华贵。与破山禅师齐名的著名画僧竹禅僧在此住过。

  花苑西有一块空相寺界石,是寺内保存最古老的文物,这块界石在宋代树立,高90厘米,正面与侧面46厘米见方,正面雕刻“空相寺西南角石”是龙华寺历史的见证。

  原来这里还存放宋朝时的空相寺界碑和元朝时的四只石虎,现石碑和两只石虎移至前面的塔影苑,另外两只移至徐光启墓。藏经阁是龙华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幢楼,属硬山式建筑,藏经阁收藏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和佛教经籍,陈列寺内历代珍贵的佛教文物。

  千佛阁是藏经阁的主体,里面珍藏闻名的“龙华寺镇寺三宝”。鎏金毗遮那佛像、龙藏和金樱这座法身像为说法相,结跏趺坐,作说法印,头戴千叶冠,面庞丰润,神态端庄,浓厚的大彻大悟的意味。

  龙藏指的是大清朝刊印的乾隆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