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B环”关联(3)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6      字数:3400
��比例为43%。

  迪迪埃·皮诺上台之后,多次与法国工业部协商,准备砍掉很多亏损业务,释放部分政府股权,以之吸纳新的股本进入,以期盘活这家老迈的公司。

  法国政府同意了迪迪埃·皮诺的方案——砍掉克鲁佐-罗瓦尔钢铁公司和尼斯造船厂,同时就政府所拥有的43%股份,对外释放一半,另一半则看改革效果,视情况而定。

  这就是卢灿得以有机会入主施耐德工业公司的大背景。

  卢灿的目标是以6亿法郎的价格,拿到施耐德工业集团不低于18%的股份。王永斌已经带领团队,先期前往法国。他的工作重心,就是与施耐德集团展开谈判。

  当然,卢灿看重施耐德公司,并不仅仅是因为后世听说过名字,他是有认真思考的。

  现在的他,正处于一种从纯粹投资赚钱的角色,慢慢向投资产业实现自我的角色进行转变。

  这一过程,连卢灿自己也没有觉察到。

  一年前,如果有人告诉卢灿,“赚钱没什么意思……我没碰过钱”,他一定嗤之以鼻,但是,在澳元狙击战之后,经历过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往水里扔……卢灿的心态有所变化。

  纯赚钱,似乎真特喵没什么意思!当然,卢灿肯定不会承认有这种想法。

  在蛰伏的这两个月中,卢灿一直带着王永斌等人在研究,如何将自己的投资体系完整化。就像那天索罗所疑惑的一样,如何组建自己的投资“b环关联”?

  只有形成完整的“b环”关联,才可以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商业帝国!

  他将自己的所有投资产业进行归类,一共划分出七大板块:文博及艺术品产业;服饰、珠宝及奢侈品产业;矿产及冶炼含石油及精炼的矿产资源产业;造船重工业;空运及航运物流业;农场及农产品的农业板块;德银投资及大华银行所在的金融业。

  至于其它投资,零零碎碎,只是补充,譬如医疗产业及it产业什么,占比并不重,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只能说且行且看。

  这七大产业,除了可以担任“金融中枢”的大华银行和德银投资,竟然缺少“技术中枢”。

  施耐德电气,无疑是很适合的技术中枢。

  诚如田姨所言,“买下”施耐德,是最好的选择,奈何这家公司寄托了法国工业复兴之希望,他们肯定不会卖的。所以,卢灿退而求其次,拿到18%股权。

  为什么一定要18%股权?

  因为施耐德家族基金会所拥有的股权为16.7%,是现在施耐德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卢灿希望自己的股份能超过施耐德家族基金会,跻身第二。

  别看只是一个排位,它所涉及的企业管理发言权,可是有很大区别。

  施耐德工业公司,卢灿肯定会插手经营管理,而不像之前投资英伦项目那样放任不管。因为这家公司,是卢灿的“b环关联”中极其重要的“中枢”组织!

  所以,从投资之前的战略思考层面,就决定了卢家资本与迪迪埃·皮诺的管理团队,一定及肯定,会发生冲突!除非对方愿意做傀儡!